2021年,古田縣銀耳產量達36萬噸,產值達17億元!11月25日,“國家銀耳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項目培訓班在福建古田舉辦,邀請相關專家對銀耳產業鏈各個流程的相關國家標準作了解讀。現場還為多家銀耳生產基地、菌包廠、烘干廠,授予“國家標準實施示范點”工作牌。
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古田縣銀耳產業的穩步增長,正是得益于國家銀耳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的建設和實施。該縣大力推進銀耳標準化建設工作,成立了全國銀耳標準化工作組,制定相關銀耳標準24項,涵蓋銀耳生產、原輔料和產品經營、電子商務、質量檢測等全產業鏈。
據介紹,“國家銀耳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于2021年11月獲批立項建設,是銀耳領域首個國家級標準化服務平臺,由古田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中心、福建省農科院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聯合承擔。該平臺將推動并規范全國銀耳產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區的建設,完善標準解釋權限管理,鼓勵更多的企業嚴格執行標準,提高銀耳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益,增強全國銀耳產業核心競爭力。
“標準作為國家基礎性制度之一,全方位支撐高質量發展。國家銀耳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的建設,輻射和帶動了銀耳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和全過程質量管控,造福一方百姓,撐起鄉村振興‘致富傘’。”福建省農科院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賴譜富說。
目前,古田縣已發布實施《銀耳菌種質量檢驗規程》《銀耳栽培基地建設規范》等15項標準,打造多個省市級優質農產品(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基地。2021年農業農村部公示全國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和典型縣建設名單,古田作為食用菌全產業鏈典型縣榜上有名,走出了一條“因菌業而興 因菌業而強”的菌業發展道路。全縣農業人口中70%的家庭從事食用菌產供銷活動、70%勞動力從事與食用菌產業相關工作、農民現金收入的70%來自食用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