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手”,有個名叫“迷藏卓瑪”的用戶,她發布的視頻大都是“挖蟲草”“采松茸”,粉絲們親切地稱她“蟲草西施”“松茸西施”。她的粉絲有220萬,收獲近1500萬的點贊。“迷藏卓瑪”用她質樸的美,傳遞著藏區的美景、美食。她通過互聯網讓山貨走出高原,為村民創收、增收。
“迷藏卓瑪”真名叫格絨卓姆,她不僅是一名網紅主播,還是一名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年輕黨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高原女孩,成為快手上市6位敲鑼受邀用戶之一(2021年2月5日,快手在港交所上市),走紅的她可以在外面的世界做很多事情,但她選擇留下來。格絨卓姆說:“我愿意扎根家鄉,為鄉村振興作出一份貢獻。只要能幫助村民一點點,我心里就特別開心。我很喜歡家鄉的小孩,在他們身上能看到我小時候的樣子。”
從打工者變為一名鄉村創業者
“有一個地方叫做稻城,我要和我最心愛的人一起去那里,看蔚藍的天空,看白色的雪山,看金色的草地,看一場秋天的童話。”電影《你從我的全世界路過》中的這句臺詞,帶火了稻城。25歲的格絨卓姆就出生在四川稻城縣赤土鄉貢沙村。她樂觀向上,有著一頭烏黑的長發,皮膚偏黑,眼睛明亮。
格絨卓姆的父母靠挖蟲草、采松茸為生。在她還是嬰兒時,媽媽就背著她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勞動。懂事的卓姆為分擔父母的辛勞,小學一畢業就開始學著挖蟲草,當時她最大的理想就是找到更多的蟲草、松茸。
長大后的卓姆到亞丁景區的酒店打工,認識了云南小伙杜沫奎,兩人一見鐘情,杜沫奎留在了稻城,留在心愛的卓姆身邊。婚后,小兩口在縣城開了一家小餐館,由于缺乏經驗,生意不太理想。到了挖蟲草、采松茸的季節,卓姆就返回山里,丈夫則留在縣城打理小店。
2017年的一個下午,卓姆像往常一樣和父親上山挖蟲草,請父親幫忙錄一段視頻。看著錄好的視頻,卓姆突發奇想:“如果我把挖蟲草的視頻分享出去,會怎樣呢?”她爬到有信號的地方把視頻發了出去。
“第二天我打開快手,發現視頻播放了50多萬次,粉絲漲了3000多人。把我嚇壞了,手機也嚇壞了,嚇得都燙。”電話里,格絨卓姆笑著向記者分享她當時的喜悅:有幾百人留言詢問蟲草的價格,表達購買的意愿。卓姆沒見過這陣勢,感覺撞了大運,與買家聯系后,成交了5單,賺了2000多元。這是她在平臺上的第一筆收入,比平時一個月的工資還多。卓姆說:“簡直像神話,明明錢已經落袋為安,還像在做夢,不敢相信。”
卓姆從來沒想過,那么多的人對她的視頻感興趣。卓姆開始每天分享挖蟲草、采松茸的生活動態。當時村民、親戚、朋友不理解:“整天看個手機,這樣能賺錢嗎?”面對別人的疑惑,卓姆堅信:他們挖蟲草、采松茸的勞動情形,是很多人沒見過的新奇場景。同時,她敏銳地意識到:短視頻除了分享生活,還能分享產品。她可以幫助村里的農戶,將當地優質的農產品賣出去。于是,夫妻倆把小吃店盤了出去,回村專心做短視頻。
很快,一位廣東的客戶通過視頻平臺發來私信——他要購買2000根蟲草。2000根蟲草要幾萬元,卓姆跟對方加了微信,發了位置,但還是不太敢相信。一個月后,電話突然響起:“卓姆,我到你家門口了,快來接我。”她這才確信,這位遠在廣東的客戶真的出現在了家門口......
卓姆不但把自家的蟲草賣了,還把全村的蟲草也賣光了。她通過短視頻、直播賣貨打開了當地農產品的銷量,村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
有了賣貨渠道,卓姆成立了一個合作社,全鄉人都是合作社的成員,村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當蟲草季和松茸季來臨的時候,合作社以高于收購商的價格,把村民手中的山貨收集起來,集中銷售。家鄉的特產通過她的手機,走向全國各地。
迷藏卓瑪的“土味”視頻,為村民找到了致富新路徑。2018~2020年,卓姆夫婦通過快手共售出蟲草5萬多根、松茸7000余斤,還有牦牛肉干、 當歸、黃芪等特產,三年的產品總銷售額達500萬元。2021年5 ~ 6月新鮮蟲草的銷售額為220萬元,8~9月新鮮松茸的銷售額為170萬元。“今年受疫情影響,物流無法及時 送達,5 ~ 6月新鮮蟲草的銷售額是160余萬元。松茸季節馬上就到了,希望能超過去年。”卓姆笑呵呵地向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