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織金縣后寨鄉公雞山家庭農場種植基地,長長的菌棒上長滿了密密麻麻香菇,當地群眾正忙著采摘裝筐。
“香菇適宜種植在氣溫5℃至25℃環境中生長,空氣濕度85%較為適宜,同時對水質要求必須要達到飲用水標準,并且可以重復種植不需要更換種植地點,我們公雞山食用菌家庭農場,海拔高度1800米、年平均氣溫為18℃,發展食用菌種植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優勢?!焙笳l食用菌產業專班負責人安進說。
“今年我種植了50萬棒反季節香菇,這幾天正大量采摘,現在一級香菇6.5元/斤、二級香菇5元/斤、三級香菇3元/斤,僅這個星期以來,就賣了20000多斤,按均價5元/斤的售價,收入就將近10萬元?!惫u山家庭農場主楊進龍非常高興。
后寨鄉食用菌產業專班技術指導員鄧德坤一邊仔細觀察香菇的品相,一邊給菇農講采摘時應注意事項,在空閑之余介紹道:“香菇產業已經成為后寨農戶增收的重要途徑,入伏后香菇價格最好,現在我們后寨鄉每天有近4噸香菇運往貴陽香菇批發市場?!?/p>
據悉,近年來,該鄉充分發揮得天獨厚地理優勢,投資1300余萬元建設年加工1000萬棒的食用菌制種基地,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力抓手,加快產業鏈條延伸,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黨支部引領,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式農場+農戶”抱團發展模式,全力支持群眾一起發展香菇種植產業,努力打造“食用菌小鎮”。
目前,全鄉共種植食用菌3200余畝,其中種植香菇130萬棒、木耳48萬袋、林下平菇1000畝,帶動300余名群眾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