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長汀縣童坊鎮長壩村的山場上看到,茯苓種植戶陳火根正帶領10多個工人忙著采挖茯苓。這是去年秋植下的菌種,現在是第一次采收,接下去還可采收兩次,實現兩年采收三次。
去年,童坊鎮在6個村實施馬尾松林改造,留下了眾多樹兜,容易滋生白螞蟻等害蟲危害農林作物,若要挖除,要花去大量的人力物力。陳火根了解情況后,主動承包山場種植茯苓,山場主不但免去了挖除樹兜的麻煩,還有一筆收入。第一次采收,最大的有20多斤,而且有許多上等品“茯神”,直接增加了經濟效益。
據了解,長汀縣林改后,因地制宜,進一步把林改的重心放在促進產業發展上,挖掘林下經濟發展潛力,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結合鄉村振興,培育以竹產品精深加工、竹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的龍頭企業,延伸竹產業鏈,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幫助山區農戶穩步增收致富。
長汀縣還出臺了《長汀縣茯苓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做大做強茯苓產業,切實將茯苓產業培育成為長汀縣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2022年計劃種植2萬畝,力爭到2025年全縣種植面積達10萬畝,產值達12億元。
去年,童坊鎮在6個村實施馬尾松林改造,留下了眾多樹兜,容易滋生白螞蟻等害蟲危害農林作物,若要挖除,要花去大量的人力物力。陳火根了解情況后,主動承包山場種植茯苓,山場主不但免去了挖除樹兜的麻煩,還有一筆收入。第一次采收,最大的有20多斤,而且有許多上等品“茯神”,直接增加了經濟效益。
據了解,長汀縣林改后,因地制宜,進一步把林改的重心放在促進產業發展上,挖掘林下經濟發展潛力,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結合鄉村振興,培育以竹產品精深加工、竹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的龍頭企業,延伸竹產業鏈,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幫助山區農戶穩步增收致富。
長汀縣還出臺了《長汀縣茯苓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做大做強茯苓產業,切實將茯苓產業培育成為長汀縣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2022年計劃種植2萬畝,力爭到2025年全縣種植面積達10萬畝,產值達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