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在江永縣源口瑤族鄉小古漯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上,80多名村民在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樊開斌的指導下,忙著制作菌種。大棚外,木屑、玉米芯、麩皮等原料堆積成山,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43歲的樊開斌長期在浙江經營食用菌。2019年,樊開斌返村創業,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村里60戶村民發展食用菌產業。
小平菇撐起群眾“致富傘”。如今,食用菌種植合作社有大棚30余個、冷庫2個,每年10月份開始采收食用菌,一直持續到翌年4月,年產值達到120萬元以上。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近年來,該村發動本村“新農人”返鄉創業,培育、建成了一批特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形態由“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空間布局由“平面分布”轉型為“集群發力”,成為實施鄉村振興的新支撐。
該村大力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建成水果、瑤山扣肉、食用菌等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僅水果一項,全村2000多畝以香柚為主的水果產業園2000多畝,實現年產值6000多萬元,戶均增收1萬余元。
小古漯村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還培育了制衣廠、十里飄香合作社、竹木加工廠、民辦合作社等經營主體,老百姓在家門口即可就業。
駐村工作隊長毛國榮介紹,2000年7月,建起了一個扣肉生產廠,周婆送等82戶村民“報團取暖”,以資金、勞力、土地等入股成為“幫扶車間”的股東。年生產香芋扣肉6萬多碗,產值180萬元,戶均增收5000多元。
目前,該村建成了以規模種植為基礎、以農產品加工、內衣生產為支撐,聚力打造集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品牌等于一體的特色產業鏈,構建特色鮮明、業態豐富、創新活躍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2018月3月,魏玉峰、魏玉萍兩兄妹投資680萬元,回村了創建雅婷尚品制衣廠。目前,該工廠擁有在職員工123人,年產值2000余萬元。
“新農人”返鄉創業,帶動了鄉村產業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和鄉村繁榮發展,村組道路交通、農田水利、供水系統、飲水安全等得到明顯改善。村支書羅橋生開心的說,2021年全村實現工業產值4500多萬元,加上水果產值,“產業集群”產生的效益過億元。目前村集體資產總額536.426萬元,其中可支配資金230萬元。
今年43歲的樊開斌長期在浙江經營食用菌。2019年,樊開斌返村創業,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村里60戶村民發展食用菌產業。
小平菇撐起群眾“致富傘”。如今,食用菌種植合作社有大棚30余個、冷庫2個,每年10月份開始采收食用菌,一直持續到翌年4月,年產值達到120萬元以上。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近年來,該村發動本村“新農人”返鄉創業,培育、建成了一批特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形態由“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空間布局由“平面分布”轉型為“集群發力”,成為實施鄉村振興的新支撐。
該村大力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建成水果、瑤山扣肉、食用菌等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僅水果一項,全村2000多畝以香柚為主的水果產業園2000多畝,實現年產值6000多萬元,戶均增收1萬余元。
小古漯村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還培育了制衣廠、十里飄香合作社、竹木加工廠、民辦合作社等經營主體,老百姓在家門口即可就業。
駐村工作隊長毛國榮介紹,2000年7月,建起了一個扣肉生產廠,周婆送等82戶村民“報團取暖”,以資金、勞力、土地等入股成為“幫扶車間”的股東。年生產香芋扣肉6萬多碗,產值180萬元,戶均增收5000多元。
目前,該村建成了以規模種植為基礎、以農產品加工、內衣生產為支撐,聚力打造集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品牌等于一體的特色產業鏈,構建特色鮮明、業態豐富、創新活躍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2018月3月,魏玉峰、魏玉萍兩兄妹投資680萬元,回村了創建雅婷尚品制衣廠。目前,該工廠擁有在職員工123人,年產值2000余萬元。
“新農人”返鄉創業,帶動了鄉村產業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和鄉村繁榮發展,村組道路交通、農田水利、供水系統、飲水安全等得到明顯改善。村支書羅橋生開心的說,2021年全村實現工業產值4500多萬元,加上水果產值,“產業集群”產生的效益過億元。目前村集體資產總額536.426萬元,其中可支配資金2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