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東華鎮本東村看到,村民們正忙著烘烤人工食用菌巴西菇,村民楊加文高興地告訴記者:“去年10月,我和同伴合伙種巴西菇,今年8月,就把投資的本金全都收了回來。現在大棚里的巴西菇還供不應求,到春節收入3萬元是不成問題了。”今年,楚雄市人工食用菌種植戶由去年的505戶發展到924戶,收入達3647萬元,培植人工食用菌成為楚雄市越來越多農民增收的新產業。
近年來,楚雄市按照“引進企業、壯大企業、培育產業”的工作思路,根據省、州新興產業培育導向和資金流向,重點發展人工食用菌產業。在通過市發展生物產業辦的積極努力下,招商引進了錦翔、森桂、林鑫等14家人工食用菌種植收購加工的龍頭企業,以“企業帶動、政府推動、農戶聯動”和“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在楚雄市的鹿城、蒼嶺、呂合、紫溪等7個壩區鄉鎮建立起人工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20個,袋栽香菇、段木香菇、袋栽木耳、段木木耳等培植技術在楚雄市大量推廣,全市共培植有 17個品種的人工食用菌。楚雄市還在城區大型農貿市場內專門籌集人工食用菌交易市場,帶動全市人工食用菌產業的發展。
人工食用菌產業,不僅給楚雄市經濟發展帶來技術、資金、市場,帶來新的理念,還為全市提升傳統農業、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建立現代農業產業管理體系注入新的活力。目前,楚雄市人工食用菌產業實現總產值7346.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