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華教授作報告
會議現場
12月13日上午,2021第七屆全國天麻會議暨中國(丹鳳)天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主旨報告在丹鳳縣召開,三峽大學教授王傳華向與會代表作了題為“中國蜜環菌分類單元與與天麻種質的親和性研究”的報告。
報告中,王傳華教授首先介紹了這項工作的研究背景,他表示蜜環菌重要的森林及果園病原菌,重要的木材腐朽菌,具有食、藥用價值,也是天麻和豬苓栽培所必需的真菌類群之一,優良的天麻栽培蜜環菌是天麻高產、穩產和優質栽培的必要條件。我國豐富的的蜜環菌資源,已經發現15個蜜環菌種(分類單元),奠定了我國蜜環菌分類與利用的基礎。“但是,我國蜜環菌品種選育的現狀仍存在諸多問題,如各種各樣的蜜環菌“品種”充斥市場,魚目混珠,天麻栽培失敗案例時有發生,大多歸咎于蜜環菌商品的質量問題,我國天麻栽培學者對蜜環菌屬的種質資源了解不夠,目前采用基于‘菌株水平’的選育策略效率不高。我國的蜜環菌生物種(分類單元)對天麻的產量和藥用品質有何影響?”
基于上述情況,2014年,王傳華教授團隊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烏、紅天麻與蜜環菌生物種的共生選擇性及其環境調節研究”(31570543),以宜昌市山區縣市為中心開展天麻-蜜環菌共生關系的研究。他表示,團隊調查了鄂西地區的蜜環菌資源狀況,收集到蜜環菌子實體45份,分離單孢菌株300余株,鑒定為CBS F、CBS J、CBS L、CBS N、CBS O和Armillaria mellea;收集鑒定我國天麻主產區天麻栽培用蜜環菌株19株,其中16個菌株鑒定為CBS B,占樣本總數的84.21%,其余3個樣本分別鑒定為CBS F,CBS A和A. mellea,分別占5.26%。;目前保存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蜜環菌株80多株,是湖北省最大的蜜環菌種質資源庫。經過研究發現,在分類單元水平,發現在湖北CBS F和CBS N與天麻具有較好的親和性;蜜環菌選育可能需要采用“首先選擇正確的生物種,再在正確的生物種中選擇高產菌株”的策略。
“目前,正在從事‘無土’培養蜜環菌材研究、菌索發育環境條件研究、不同蜜環菌種腐朽木材能力研究和子實體誘導研究。”報告最后,王傳華教授介紹了正在開展的工作并講述了開展天麻栽培蜜環菌品種選育的思考,他表示蜜環菌分類單元與天麻種質的親和性可能具有地域性。考慮選育與“鄉土優質天麻品種”匹配的“鄉土優質蜜環菌品種” ,服務道地天麻藥材產業發展;蜜環菌選育過程中的天麻栽培模式應該標準化。
2021第七屆全國天麻會議暨中國(丹鳳)天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由中國菌物學會、易菇網主辦,中共丹鳳縣委、丹鳳縣人民政府、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中國菌物學會天麻產業分會承辦。除了主旨報告外,同期還舉行了中國(丹鳳)天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藥食同源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圓桌論壇、天麻美食烹飪大賽、并召開了中國菌物學會天麻產業分會工作會議,參會代表還前往良種天麻產業園參觀交流。全國天麻會議是天麻業界的一次盛會,在丹鳳的成功舉辦,不但為全國天麻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也必將推進丹鳳天麻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丹鳳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全國天麻會議自2012年舉辦首屆以來,相繼在湖北宜昌、北京昌平、貴州德江、貴州大方、云南彝良、陜西寧強共舉辦六屆,引導了全國天麻產業的發展和提升,已成為我國天麻行業公認的唯一的專業交流展示平臺。本次會議由于疫情原因而延期,為會議的前期組織籌備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但本次會議仍然會聚了全國天麻產業界的眾多科研學者、企業家、種植大戶以及行業精英,實屬不易,本次大會各位代表圍繞行業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積極研討,共商產業發展大計,為產業發展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