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東西部協作項目扶持的平武縣鎖江羌族鄉黃坪村“厚樸香菇”迎來了大豐收。一個個成熟的香菇升柄展傘,淡淡的菌香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在進行采摘,一派豐收的景象。
在香菇大棚里,村民張興榮正在采摘香菇?!拔椰F在每個月可以掙2000元,在自己家門口能掙這些錢還是可以了”,張興榮說,她家的土地流轉給村里建香菇產業園,每年有一部分收入,現在,她在這里務工也有固定收入。
鎖江羌族鄉黃坪村香菇產業園是浙川東西部協作項目,共投入資金290萬元,一期130萬元項目已實施完畢,二期160萬元項目也將開工建設。今年試運行期間共生產銷售菌帶34萬袋,自行培育銷售香菇3萬余袋,截至目前為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余元。鎖江羌族鄉村民張興榮說:“我流轉的有七八分地,有1000多元租金收入,每月不加班有1700—1800元,加班還是有2000多元,收入一年還是有20000多元?!?/span>
為了確保投資項目既要發揮好效益,又要秉承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黃坪村在一期項目建設完成后就專門聘請了當地多年從事香菇種植的行家里手來經營。“我們請了專業人員,專業事由專業人來做”,黃坪村村民蘇萬發說,香菇的生產與管理有專人做,東西部協作資金得到有效地利用和實現利益最大化。
懂技術,會管理,黃坪村香菇產業園在專業人士的打理下,按照“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經營管理,同時還利用設備、技術、場地優勢開展加工代養。技術員林海濤告訴記者,黃坪村香菇產業園現在不僅為當地農戶代養菌種,還為北川羌族自治縣的農戶代養了7萬多袋菌種。
香菇產業園技術員林海濤說:“生產好的菌包給老百姓在這兒代養,這樣老百姓少購買機器、少風險、少技術成本,他們比自己以前種的成本要低很多,老百姓也比較劃算,也愿意在這兒生產香菇。”
目前,黃坪村香菇產業園投產后,今年已實現純收入10.1萬元,產業園菌袋生產線季節性生產帶動就業20人,人均月務工收入達3000元。
鎖江羌族鄉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基地計劃打造集產業、觀光旅游研發展銷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依靠鎖江獨特的氣候條件,實現產業優勢,打造“厚樸香菇”特色品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