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因為吃了野生蘑菇,
紹興一阿姨被放倒!
最終還是被撂倒
臺風“煙花”過后,豐沛的雨水讓山上的野生蘑菇“長勢喜人”。今年50多歲傅阿姨(化名)便上山采了一些給家人嘗鮮。
采蘑菇的過程中,傅阿姨還格外“小心”,用老家的土方法,仔細比對了蘑菇的外形特征,來確定自己采摘的野生蘑菇是“無毒”的。
周末早上,傅阿姨用采來的蘑菇放了一碗鮮甜的蘑菇湯,自己食用了5、6顆野生蘑菇。誰知吃完后就出現了頭暈、惡心、腹瀉等癥狀。
傅阿姨隨即來到當地衛生院,掛完鹽水后也未見好轉,家屬急匆匆地將她送到紹興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
肝腎功能損傷
還被下了病危通知
來到紹興市人民醫院時,傅阿姨已經腹瀉10余次了,存在嚴重脫水,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
“當時患者整個人都沒有精神,還伴有頭暈、乏力、惡心、嘔吐等癥狀。”該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陳亞濤告訴記者。
隨后,家屬向陳醫生展示了傅阿姨食用的野生蘑菇。記者通過照片看到,傅阿姨食用的這種蘑菇呈黑色,面目可怖,和大家平時食用的蘑菇大相徑庭。
看到傅阿姨帶來的野生蘑菇,結合她的癥狀,陳醫生考慮為野生蘑菇中毒。并讓傅阿姨進行了血常規、生化、肝腎功能等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傅阿姨白細胞明顯增高,肝腎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損傷。
隨后,醫生為傅阿姨進行補液擴容,以及臟器改善等對癥治療。“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為治療及時,目前患者的癥狀有了明顯改善。”陳醫生表示,傅阿姨的癥狀相對還是比較輕的,如果是嚴重的野生蘑菇中毒則需進行血漿置換等治療。
醫生呼吁:
不要為了嘗鮮食用野生蘑菇
入梅以來,氣溫升高、雨量充沛,各種野生蘑菇生長繁殖旺盛,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了毒蘑菇中毒高發季節。
“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的病例每年都有,最關鍵的還是要收住手、管住嘴,不要隨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陳醫生提醒道,一旦發現蘑菇中毒,應立即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咽部催吐,同時盡快就醫。
紹興一阿姨被放倒!
就在上個周末,紹興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了一例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的病例,由于病人送到醫院時脫水嚴重,還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最終還是被撂倒
臺風“煙花”過后,豐沛的雨水讓山上的野生蘑菇“長勢喜人”。今年50多歲傅阿姨(化名)便上山采了一些給家人嘗鮮。
采蘑菇的過程中,傅阿姨還格外“小心”,用老家的土方法,仔細比對了蘑菇的外形特征,來確定自己采摘的野生蘑菇是“無毒”的。
周末早上,傅阿姨用采來的蘑菇放了一碗鮮甜的蘑菇湯,自己食用了5、6顆野生蘑菇。誰知吃完后就出現了頭暈、惡心、腹瀉等癥狀。
傅阿姨隨即來到當地衛生院,掛完鹽水后也未見好轉,家屬急匆匆地將她送到紹興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
肝腎功能損傷
還被下了病危通知
來到紹興市人民醫院時,傅阿姨已經腹瀉10余次了,存在嚴重脫水,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
“當時患者整個人都沒有精神,還伴有頭暈、乏力、惡心、嘔吐等癥狀。”該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陳亞濤告訴記者。
隨后,家屬向陳醫生展示了傅阿姨食用的野生蘑菇。記者通過照片看到,傅阿姨食用的這種蘑菇呈黑色,面目可怖,和大家平時食用的蘑菇大相徑庭。
看到傅阿姨帶來的野生蘑菇,結合她的癥狀,陳醫生考慮為野生蘑菇中毒。并讓傅阿姨進行了血常規、生化、肝腎功能等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傅阿姨白細胞明顯增高,肝腎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損傷。
隨后,醫生為傅阿姨進行補液擴容,以及臟器改善等對癥治療。“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為治療及時,目前患者的癥狀有了明顯改善。”陳醫生表示,傅阿姨的癥狀相對還是比較輕的,如果是嚴重的野生蘑菇中毒則需進行血漿置換等治療。
醫生呼吁:
不要為了嘗鮮食用野生蘑菇
入梅以來,氣溫升高、雨量充沛,各種野生蘑菇生長繁殖旺盛,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了毒蘑菇中毒高發季節。
“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的病例每年都有,最關鍵的還是要收住手、管住嘴,不要隨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陳醫生提醒道,一旦發現蘑菇中毒,應立即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咽部催吐,同時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