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豐縣是河南省重要的珍稀菌種植基地。近年來,該縣按照“政府引導、龍頭帶動、市場導向、群眾參與”的工作思路,重點打造“一園六區”,初步形成了珍稀菌產業發展新格局。“目前,規劃3359畝珍稀菌產業園區建設已初具規模,全縣發展珍稀食用菌大棚2000座,林下種植珍稀食用菌1500畝。”寶豐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王代強介紹說。
據了解,此次大會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環境研究所、河南省食用菌協會主辦,平頂山市農業科學院、平頂山市農業農村局、寶豐縣人民政府承辦,來自全國食用菌協會的領導代表,國內食用菌行業知名企業代表,省農科院、省內外各高校食用菌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河南省是食用菌生產大省,在全國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特別是在珍稀食用菌發展方面,近幾年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快速提高,發展質量明顯改善,但在生產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亟待進一步研究突破。“本屆大會旨在交流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理念,推動全省食用菌產業持續裂變式、高質量發展,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動鄉村振興作出新貢獻。”河南省食用菌協會會長康源春說。
3月28日下午,以“珍稀食用菌前景、生產與產業效益提升”為主題,河南省第一屆珍稀食用菌產業創新發展論壇舉辦。3月29日上午,開幕式后,來自國內的頂尖專家對與會人員進行了技術培訓。當天下午,與會人員先后到寶豐縣商酒務鎮趙官營村、楊莊鎮林下種植園區、周莊鎮珍稀菌種植園區和寶豐縣珍稀菌產業園進行了觀摩,詳細了解該縣“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形成的“政府+龍頭企業+村集體(股份制合作社)+農戶+基地”新型訂單收購運作管理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的典型做法。
“按照‘統一提供生產設施、統一提供菌棒、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承擔水電費、統一回收產品’的‘五統一’模式,我們構建起了企業、股份制合作社、農戶三者的利益聯結機制。”寶豐縣農科所所長柳長偉介紹說。目前,寶豐縣珍稀菌產業園已建成智能恒溫大棚16座,智慧方艙14座,普通大棚220座,直接吸納800人就業,園區建成后年產值可達5億元,同時發展了周莊鎮周莊村、中和寨村、孫莊村,李莊鄉裕豐源村,張八橋鎮姚店鋪村,龍王溝鄉村振興示范區等六大種植示范區,并通過積極探索林下種植食用菌新模式,以林養菌,林菌共生,形成立體種植,提高綜合效益。
“產業振興是變鄉村振興‘短板’為‘增長極’的核心和關鍵,下一步,我們將依托珍稀菌種植這把‘金鑰匙’,致力于打造成以珍稀菌產業為載體,集循環農業、食品加工、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珍稀菌科普研學基地和移民后扶產業扶貧示范基地,在鄉村振興上實現更大突破,努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寶豐縣委書記許紅兵說。
大會期間,2020~2021年河南省“四優四化”食用菌專項工作會也在寶豐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