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躍先經營的咪依嚕公司是南華縣的野生菌加工企業之一,他們串起了野生菌產業的重要一環,一方面將野生菌的價值充分挖掘開發,也讓野生菌走出云南,出現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餐桌。
在余躍先的公司,除了各種菌子的干片、凍片,針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各類野生菌特色產品也相繼推出。今年特別流行的菌湯包,團隊花了很多功夫調配。
南華縣咪依嚕天然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余躍先:“這個松茸湯包是我們目前最新出產的,就是結合一線城市小家庭來做的。這個湯包里面含有松茸、牛肝菌、野生香蕈等,還有好幾種菌子。根據它的不同的屬性、不同的味道來配起來,我們親自通過試驗和通過品嘗,就特別恰到好處地把它研發出來。”
一份這樣的湯包,售價30元左右,相對親民的價格帶來不錯的銷量。同時為了將不可復制的野生資源充分利用,松茸、松露做成的面條、醬料、野生菌調味品等產品也走入市場。
南華縣咪依嚕天然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余躍先:“ 在凍干過程中有很多碎片,它價值很高的,但是它賣不出價格。那我就想了,為了把它綜合利用,就把它研磨成純粉和在面里面做成面條,這樣子吃起來可以說是比較爽口,而且它的菌香味特別濃。有些破損的松茸松露,我們就把它打成松露醬,面條跟這個醬應該是最好的搭配。”
自2005年創業以來,余躍先的公司從一家食品加工小工廠成長為云南省重點龍頭企業,也見證了野生菌產業發展的顯著變化。
南華縣咪依嚕天然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余躍先:“最大的市場在我們中國,在我們國內,這是毋庸置疑的。前幾年交通欠發達,還有物流、快遞都不怎么發達的時候,我們好多菌子就不值錢。把它凍庫里儲存起來賣到外國去出口,現在我們交通發達了。物流發達了,快遞上來了,從我們南華寄松茸、寄鮮菌到東北、到北上廣一線城市。今天發了明天就到,那個市場就非常龐大,我們菌農收入就改觀了,他們交菌子給我們有些農戶,一年光菌子收入十多萬。”
南華縣野生菌產業的持續發展,菌農增收,與當地多年來實行的封山育菌政策密不可分。目前全縣十個鄉鎮都在推廣野生菌承包經營,累計承包經營面積50多萬畝。五街鎮的松茸最負盛名,在松茸產區建設起了示范區、鄉村旅游采摘體驗點,在加強野生菌基地管護的同時,讓老百姓也能體驗采菌的樂趣。
菌農 周麗萍:“ 哈嘍,寶寶們大家好,我在山上找菌子。我找到了松茸,給你們看一下松茸,松茸出來啦。歡迎大家來我們咪黑們來體驗撿菌子。”
南華縣五街鎮咪黑們村委會書記 周忠才:“我們整個村委會總的核心示范區就有2000畝。我們有個采摘證,比如我們采摘的松茸,在幾厘米以下的松茸我們不采,我們要達到有巨高巨好的質量的時候才采,這樣提高了松茸的品質質量,還有增加了野生菌的產量。”
現在菌農周麗萍在抖音、快手直播平臺,開通了啊表妹周麗萍直播間,增加了野生菌銷售的線上渠道,在咪依嚕從事野生菌加工的羅富強和愛人,也因為這一朵朵菌子,走向了更好的生活。
菌農 周麗萍:“野生菌帶給我的太多了,因為我從小就在山里面長大的嘛,快樂啊、幸福、財富都有,我家現在在蓋洋房。下一步我希望通過我們這個平臺帶給那些菌農和貧困戶,帶他們都奔小康。”
野生菌加工企業工人 羅富強:“可以領著小孩來城里面讀書,教育條件就相對好了,來到這邊以后讓我們有公租房住,收入適當又提高了好多,各個方面都提高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