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云南人迎來了野生菌上市的旺季,隨著價格的走低,市民們出現了“報復性吃菌”,有市民表示,終于實現了一年一度的“吃菌自由”。然而,享受吃菌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存在著風險。截至7月20日,云南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
那么,市民們該如何避免吃菌中毒呢?發現中毒后該采取什么措施?出售野生菌的市場方是如何防患于未然的?在昆明,除了去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選購野生菌,市民們還能去哪些市場購買菌子呢?連日來,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走訪了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篆新農貿市場、蓮華集貿市場、五里多農博廣場、北苑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西南野生菌交易中心)等地,一探究竟。
走訪
昆明各大農貿市場野生菌價格差距不大
坐標:五里多農博廣場
7月28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五里多農博廣場野生菌專賣區看到,雖然過了早上買菜的高峰期,但選購野生菌的市民依然絡繹不絕。
記者了解到, 當日該市場
雞樅價格為160—260元公斤,
松茸價格為160—360元公斤,
干巴菌350—1000元公斤,
見手青價格為80—130元公斤,
青頭菌價格為 80—130元公斤,
黑牛肝價格為60—90元公斤,
美味牛肝20—60元公斤,
白蔥價格為80元公斤,
雞油菌60元公斤。
“今年的野生菌市場不好管理,隨著地攤經濟的發展,導致很多商販在市場外圍擺攤,攤販們根本不聽從我們的指揮和安排”,市場管理方一名工作人員王先生說,前段時間市場方就開始張貼野生菌知識海報,走訪查看攤位,如發現不常見的或疑似有毒的菌子均會進行沒收銷毀處理。
該市場管理部部長林女士表示,五里多農博廣場并不是野生菌專營市場,在以往的野生菌管控中,市場內的菌子大多來自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菌子在交易中心進行第一次識別和篩選后到達市場,會在二次檢查后才銷售。
“除了檢查菌類,市場方會張貼宣傳海報來引導消費者如何食用和烹飪野生菌,還會在銷售過程中配發一些大蒜給消費者”,林女士說,今年沒辦法配發大蒜,因為市場內外都涌入了一些不規范的商販,可以說是整個野生菌交易市場處于一片混亂的狀態。目前,市場管理部與相關執法部門正在加強討論研究,希望能早日控制住這混亂的局面。
林女士表示,現在野生菌市場并不規范,希望老百姓不要貪圖外圍商販的東西便宜就去大量購買,一定要在規范的交易市場選購野生菌,不然出現了問題市場方也無能為力,消費者只能認栽。
坐標:北苑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
7月29日上午11點,記者來到北苑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西南野生菌交易中心)的野生菌交易區發現,市場的停車場幾乎停滿了裝著各類野生菌的私家車,顧客們選購時與攤主討價還價,格外熱鬧。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市場內
松茸價格為150—350元公斤,
干巴菌價格為450—800元公斤,
青頭菌價格為70—160元公斤,
見手青價格為80—140元公斤,
雞樅80—260元公斤,
銅綠菌40—60元公斤,
雞油菌70元公斤,
黑牛肝60元公斤,
谷熟菌60元公斤。
“我們市場的菌子主要來自德清、富民、祿豐、轎子雪山等地,這幾天整個市場一天能賣出2萬公斤左右”,市場管理處工作人員李先生告訴記者,市場里只允許出售常見的一些品種,每天都會派專人去做檢查,防止有毒的菌子流入。
昆明農貿市場嚴格把控“野生菌安全”
攤主張女士說,自己的菌子都是從富民、轎子雪山收來的,每天能賣出200多公斤,成交額在20000元左右,來購買的人群有附近的居民,也有從市區開車過來的市民,最近購買最多的是一名市民一次購買了3000多元的菌子。
坐標:好世界海鮮菜市
7月28日下午4點多,記者在好世界海鮮菜市了解到,
松茸價格為300-500元公斤,
雞樅價格為260-500元公斤,
青頭菌80-150元公斤,
干巴菌價格在300-1000元公斤,
見手青價格為80-150元公斤,
谷熟菌價格為50-100元公斤,
掃把菌價格為50-100元公斤。
“我每天能賣出50公斤左右,金額在4000-5000元”,攤主吳先生說,自己的菌子大多是從會澤收購的,原本市場里有11個攤位在賣菌子,現在只有5家了,主要由于市民更愿意選擇去木水花交易中心、北苑這些野生菌種類齊全的市場選購。
“我們規定商家在售賣菌子時必須向消費者普及烹飪知識,避免一些沒經驗的年輕人因吃菌中毒”,該市場管理方張先生說,市場里的菌子基本來自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貨源和渠道都有追溯,但凡發現有毒的菌子流入,市場會直接清攤,不再允許商戶進市場。
坐標:篆新農貿市場
7月28日上午,
記者走訪了
篆新農貿市場野生菌買賣區域了解到,
該市場雞樅價格為260—450元公斤,
干巴菌價格為800—1600元公斤,
青頭菌價格為120—160元公斤,
見手青130—150元公斤,
松茸價格為450—600元公斤,
雞油菌價格為120元公斤。
“首先,我們是印發并張貼了關于野生菌相關常識的海報,此外市場管理方會在菌子入場前會對菌子進行一次篩選,還會在交易過程中不定時走訪觀察,特別少見的菌子堅決不允許進入市場”,篆新農貿市場管理處負責人吳先生告訴記者,自野生菌開市以來,市場一直嚴格把關野生菌的品質和安全問題。
昆明農貿市場嚴格把控“野生菌安全”
坐標: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
7月29日上午9點多,記者在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看到,市場里人潮涌動,市民購買熱情只增未減,市場內松茸和雞樅已經大量上市,價格跟前兩天相比有所降低。
目前
松茸價格為120—360元公斤,
見手青價格為120—80元公斤,
干巴菌價格為400—1800元公斤,
雞樅價格在180—320元公斤,
青頭菌價格80—140元公斤,
黃牛肝價格為80—120元公斤,
黑牛肝價格在40到60元公斤。
在市場內,有經驗的劉大爺給出買菌的幾點建議:第一、挑選菌子時要掂量重量,如果一小朵菌子拿起來很有分量就說明注水了;第二、注意看菌子頭和腳是否是完整無缺的,有一些無良商家會把掉了的菌子頭和腳用牙簽或者膠水重新黏合在一起再高價賣出坑人;第三、要注意檢查質量,菌子有沒有腐爛生蟲等等都要仔細觀察,便宜無好貨,如果一筐看起來很好的菌子賣很低的價格那肯定是有問題的,最好不要購買。
市民:報復性買菌
在五里多農博廣場,市民羅女士買了6公斤見手青,花了465元。她說,自己特別愛吃菌子,有時候會去鄉鎮上購買,前兩天還專門去祿勸買了3公斤雞樅,花了800多,全部用來炸油了。
“我們全家人都很愛吃菌,今天買了160元的黑牛肝菌,這久每周大概會買3次,一周花在吃菌上的錢大概600到800元”,在北苑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買菌的小張告訴記者,自己家吃菌好多年了,目前沒有出現過吃菌中毒的情況,也不擔心這個問題。
在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市民陳先生抬著一筐見手青,他告訴記者,這一筐共有10多公斤,是準備買回去凍起來慢慢吃。
觀察:運輸環節仍是難題
近段時間,野生菌大量上市,不少昆明市民也盤算著讓省外的親朋好友吃上一頓美味的山珍,但去寄件后卻發現需要一筆不菲的打包費和快遞費,李女士就是其中一名消費者。
“我這段時間陸陸續續寄了3份野生菌到廣東,都是在木水花買的菌子,第一次和第二次寄了1公斤左右,分別花了60多元錢,當時沒在意。7月27日花600多元買了3公斤的青頭菌、雞樅和黃牛肝大概花了600多元,準備寄到廣東惠州,沒想到去寄快遞時打包費加上快遞費竟然高達139元”,李女士表示,自己認為不合理,主要有兩點,一是上兩次寄打包費都是15元份,而這次打包費是20元份,二是快遞費理應覆蓋打包費,為何出了99元的快遞費還要再收打包費。
針對這個問題,記者走訪了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的幾個商家了解到,目前市場內并沒有統一的打包收費標準,價格由商家決定。
對此,記者采訪了云南省食用菌協會會長孫達鋒,他表示,目前云南野生菌產業還處于一個出售原材料的粗加工階段,尚有很多不規范、不合理的情況發生,物流體系是流通至一家一戶的環節,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解決途徑,市民需要寄送暫時只能承受著高額的快遞費,但目前從采摘、產后預處理、儲藏到配送等環節已經開始優化。省政府對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專門立了專項,同時也即將出臺推進云南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內容包括云南食用野生菌的地方明目、地方標準等),相信云南省的食用野生菌菌產業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