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工作會現場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任步學講話
7月27日-29日,陜西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與省園藝技術工作站在商洛市柞水縣舉辦全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工作會,總結上半年工作和全省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研討交流下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工作任務和加快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思路、舉措。
會上,省食用菌體系首席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研究員李鳴雷傳達了全省現代農業技術體系暨重點試驗示范站建設促進會精神,安排了體系下半年工作。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省園藝技術工作站站長安凱春宣讀了省農業農村廳有關體系建設文件及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名單,體系崗位專家及各地市參會代表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圍繞體系下半年工作任務,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李鳴雷介紹說,下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將發揮好平臺聚集科技資源的優勢,進一步加強科技引領作用,以企業、合作社及食用菌生產基地為橋梁,加大食用菌產業科技示范站(基地)建設力度,集成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新成果,加快完善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嚴格控制栽培生產的全過程、各環節,提升食用菌產品品質,深入挖掘食用菌的藥效成分和功能價值,構建食用菌質量指標評價體系,培育綠色健康引領型食用菌產業,培育陜西食用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促進形成我省食用菌品牌集群。
陜西省食用菌體系崗位專家、陜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李峻志建議,要深入挖掘食用菌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加大深加工領域的生產和研發,延長產業鏈,提升產業效益,充分發揮領秦巴山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建立秦嶺食用菌種質資源庫,為我省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產業發展的核心一定是要帶動農戶增收,如何幫助和引導農戶提升發展質量是接下來的關鍵。”省食用菌體系專家、陜西國人菌業董事長陳磊發建議,通過一二三產融合的縱向發展和循環綠色農業的橫向發展同步推進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以跨界整合營銷、發揮地域特色、加大品牌推廣、提升科技支撐、加強人才培養等方式,把農戶牢牢綁在食用菌的產業鏈上,讓農戶通過發展食用菌產業致富增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韋革宏認為,現代農業技術體系在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省食用菌產業在菌種、管理技術、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還比較突出。他建議要加大產學研多學科融合力度,做好產業規劃,加強協作發揮體系引領作用,注重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提質增效,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做好人才引進、科學技術研究等工作,提升我省食用菌產業發展水平和影響力。
“食用菌現代農業技術體系要在食用菌產業發展中起到引領作用,要為生產經營主體、為產業發展做好服務工作。”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任步學要求,下一步全省食用菌產業發展要緊緊圍繞抓產業規劃、抓產品標準、抓品牌打造、抓基地建設、抓執法監管五大重點,加快推進以木耳、香菇等為代表的特色食用菌產業發展,特別是要將柞水木耳打造成陜西的標志性產品,引領和助力千億級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