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歡 攝
作為“菜籃子”工程,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大方雪榕公司于1月27日陸續復工,每天生產約100噸鮮菇供應市場。“受疫情影響,我們迅速調整營銷方式,主要改為線上銷售,確保公司正常運轉。”大方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興國說。
在裝袋車間,達溪鎮新店村村民周光喜正在搬運新鮮出產的菌棒,“我們兩口子都在公司務工,每個月可賺8000元左右,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鐘歡 攝
近年來,大方縣以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為契機,借助大方雪榕公司,著力把食用菌產業打造成引領農業發展的新興產業。據悉,大方雪榕公司滿產后,直接帶動就業1200人左右,原材料生產等環節間接帶動就業約5000人,自公司落戶大方以來,5年時間里共支出2億余元務工工資。
“下一步,我們計劃引進冬蓀和紅托竹蓀兩個新品種,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延伸產業鏈,并利用我們的物流系統和市場資源,將大方縣地標產品帶到全國各大城市去。”劉興國表示。
“下一步,我們計劃引進冬蓀和紅托竹蓀兩個新品種,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延伸產業鏈,并利用我們的物流系統和市場資源,將大方縣地標產品帶到全國各大城市去。”劉興國表示。
在瓢井鎮坪興村羊肚菌種植基地里,也在上演著春天豐收的景象。去年年底種下的羊肚菌已經陸續成熟,一朵朵鮮嫩肥厚的鮮菌破土而出,密密麻麻的羊肚菌讓前來采收的村民緊提著心,擔心踩壞了地里的“致富果”。
“一周前,325個羊肚菌種植大棚陸續開采,可以持續采到5月份,預計今年產值可達400余萬元。”瓢井山源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葉勝海說。
羊肚菌產業的發展也讓許多“土里刨食”的種植戶心生喜悅。“家里的土地都流轉出去咯,在基地務工一個月賺得2000多元,比自己種莊稼好得多。”坪興村村民陳開文說,他每年可以拿到土地流轉分紅和固定務工費。

周訓貴 攝
2020年,大方縣將食用菌作為五大重點產業之一,計劃種植3.5萬畝,著力實現農業產業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示范化。目前已完成種植1.2萬畝。下一步,依托龍頭公司將進一步推動“方貨出山”,把食用菌產業發展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