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壽隧道香菇臨時交易點
“農場目前只有五六人,可是我們至少需要超過10人,才能完成一茬香菇的采摘工作。”人手不夠,成了困擾胡維鵬的一大難題。
2月17日,慶元香菇市場鮮菇交易區開始交易,同時,該縣淤上鄉、大濟村也設立了鮮菇交易點,這讓胡惟鵬臉上重新漾出了笑容。
眼下,正是香菇大量出菇的時候。
胡惟鵬是胡屏都街道宏鵬家庭農場的負責人,作為慶元香菇種植大戶之一,他告訴記者,農場共栽培香菇75萬袋,其中50萬袋正在出菇,每日可產出約一噸左右的鮮香菇。


菇農采摘香菇
然而,受疫情影響,該農場同慶元近兩百家食用菌小微企業、種植戶在鮮菇生產、銷售等方面皆面臨困境。
為此,慶元推出了多項舉措,以保證香菇“產得出,賣得動”。
慶元縣食用菌管理局、國網慶元縣供電公司、屏都街道等單位立即派人支援,每天組織40多名黨員干部協助農戶進行香菇采摘工作。

香菇裝箱、運輸
此外,慶元為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農技人員開具通行證。截至2月16日,該縣共發放農事生產通行證3000多份,實名召回省外、市外非重點疫情區原熟練工、技術人員40余名。
為打通香菇銷路,江根鄉還推出“定點通行、隔離交易”的辦法。每逢雙數日上午十點,讓菇農把香菇運到慶壽隧道卡點,用視頻現場上秤、線上轉賬,買賣雙方不直接接觸。
高川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則采用集中電熱烘干技術,全程使用數字化自動化控制,延長香菇儲存時間,保證烘出的香菇質量更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