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萬余畝,最高日產300多公斤,一個國內最大的活體蛹蟲草培育基地,正在梁子湖畔悄然崛起。
8月14日,探訪位于武漢市江夏區舒安街道的湖北未來家園高科技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一個個培養皿中,躺著五六只黑色蠶蛹,塊頭肥碩,有的還在不停蠕動。這是在該公司蛹蟲草培育室看到的情景。“這些蠶蛹個頭大,品質好,適合培育蛹蟲草。”培育車間負責人石松林拿出一個蠶繭,用特制的環形刀將蠶繭打開,取出一只蠶蛹。“用活體培育蛹蟲草,有科學依據。”石松林介紹,2017年,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成樹團隊在《細胞》雜志發表論文,他們完整解析了蟲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機理,首次發現蛹蟲草能合成具有抗癌活性的藥物噴司他丁。王成樹研究組還借助蠶蛹、米飯和液體來做不同的培養基,發現蛹蟲草只有在蠶蛹上生長時蟲草素和噴司他丁的產量最高。
一只活體蠶蛹怎能變成蛹蟲草?石松林揭秘,需要經過接種和生長兩個步驟。
他帶來到一臺全自動噴淋機旁,“我們從東北把蠶蛹用冷藏車運來,消毒滅菌,機器將帶有菌種的水化成霧狀,噴淋到蠶蛹上,接種就完成了。”
一個長方形的房間里,整齊擺放著一個個蛹蟲草培養皿。“接種完畢后,就等待蛹蟲草慢慢生長。”石松林說,這間培養室有12960個培養皿,裝有1.2噸蠶蛹。整個基地,這樣的培養室有50多間。
蛹蟲草對生長溫度要求嚴苛,培養室24小時中央空調運行,溫度保持在21攝氏度左右。光照也是重要一環,培養室里到處都是日光燈,“這個房間即將收獲,晚上通宵開燈,確保蛹蟲草在光合作用下,最大程度生長。”
從送入培養室到長成黃色的蛹蟲草,大約需要40天至50天。“50多個房間,輪流收草,基本每天都有草收。”石松林說,現在還不是生產旺季,每天可收210公斤干蛹蟲草,“如果滿負荷生產,每天可以收獲300多公斤干蛹蟲草。”
長成的蛹蟲草是啥樣?石松林開打一個即將收獲的培養皿,只見蛹蟲草顏色金黃,長度約七八厘米。“未來家園生產的蛹蟲草,主要用于食用。公司在梁子湖畔流轉土地萬余畝,一邊發展蛹蟲草生產加工,一邊種植獼猴桃、梔子花等,打造萬畝花海。武漢市已將健康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將基地打造成觀湖景、玩采摘、探秘蛹蟲草等為一體的三產融合樂園,為鄉村振興探新路。”公司董事長尹維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