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產學研優勢,加快食用菌產業科技成果轉化,近日,江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應用微生物研究所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南昌綜合試驗站,在豐城市萬有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試驗示范基地。
菌稻輪作是一種菇、稻兼顧的經糧輪作栽培新模式,在江西省屬于首創。萬有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的試驗示范基地涵蓋茶樹菇、香菇、大球蓋菇新品種,重點對“大球蓋菇-優質稻輪作周年高效栽培技術”“香菇-香稻輪作周年高效栽培技術”“茶樹菇、大球蓋菇和香菇富硒栽培技術”等進行菌稻輪作栽培新模式試驗示范。項目實施團隊由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南昌綜合試驗站負責,據團隊負責人介紹,該模式自2016年開展試驗示范以來,與傳統立式栽培技術相比,改進了香菇種植技術和工藝,探索出香菇地栽技術,實行菌稻輪作,從而實現香菇產業從耗費資源型產業轉變成生態經濟型產業。
據悉,豐城市萬有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以“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帶領和引導周邊村民種植食用菌,并輻射至杜市、張巷等周邊鄉鎮,帶動100多戶貧困農民和單親家庭年收入均達到3萬元以上。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將把萬有食用菌納入“一企一策”扶持范疇,持續加快全市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步伐,大力推廣菌稻、稻鴨、稻魚、稻蝦等農業種養新模式,推進全市農業轉型升級,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