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產業是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新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古田)食用菌大會上對“中國食用菌之都”——古田縣寄予厚望,“希望古田在技術輸出、技術人員輸出之上打開局面,將具有古田特色的食用菌產品推向全國及全世界,成為中國菇民、中國菇業的展現窗口”。
在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記者見到了剛剛從越南胡志明市回來的越南利豪嘉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葉明為,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古田人,他已經在越南食用菌市場深耕了25年,并借助“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把中國食用菌帶到越來越多東南亞國家百姓的餐桌。
借力一帶一路 深耕東南亞市場
葉明為從小耳濡目染,與食用菌結下了不解情緣。參加工作后,他去了廣西打工,選擇的是做食用菌進出口貿易。上世紀90年代,趕上國家改革開放的浪潮,他先是在中越邊境從事邊貿工作,后又從1995年開始深入越南發展。
起初,葉明為在越南首都河內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駐點,把古田的銀耳、干香菇、干木耳出口到越南。之所以看重越南市場是因為那時候越南的食用菌產業剛剛起步,當地人的飲食習慣跟中國人接近,葉明為覺得可挖掘的潛力很大。在當地開發推廣了3年后,1998年,他又把這些產品拓展到胡志明市,并且開始向越南出口鮮品。
雖然鮮品出口的成本會增加,但讓葉明為感到意外的是市場效果卻非常好,銷量明顯增加。2007年,他成立了廣西南寧閩富鼎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和越南利豪嘉有限責任公司,開始規模化地生產、加工、銷售食用菌。
深耕越南市場25年來,葉明為認為最明顯的轉折點是在2008年。隨著2003年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的建立,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合作更加緊密,葉明為看中了廣西處于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這一優勢,而且該地有很好的農產品出口優惠政策,也有完善的口岸基礎設施,這對于開發東盟食用菌市場具有很大優勢,因此把廠址選在了廣西。有了這樣的布局,2008年,葉明為正式進軍柬埔寨市場。
另一個重大轉折點是在2013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葉明為更加感受到東南亞市場的巨大商機。2013年,葉明為把業務拓展到老撾等其他東南亞國家。
更讓他欣慰的是,企業享受到的扶持和優惠政策也越來越多,比如在通關便利化方面,以前企業正常通關可能需要半天時間,現在只要一個小時就能通關。同時,隨著國家這兩年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企業出口成本也下降了70%~80%。
葉明為回憶稱,從2008年開始,公司的出口量有了質的飛躍:從2003年每個月10個集裝箱的銷量,到2008年每年都保持200%的增速,2013年以后增速更快,現在每個月出貨400個集裝箱以上,成為越南食用菌市場份額第一的品牌。
“2008年以前,越南食用菌市場以韓國、臺灣金針菇為主;2008年以后,越南企業與中國規模化食用菌生產企業攜手,將中國新鮮食用菌市場份額提升至95%。過去,銀耳和香菇在越南屬于‘高大上’的食品,不是很普及,如今已經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每每談起食用菌,葉明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這幾年,許多古田人像葉明為一樣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和“金磚”國家等新興市場,現在古田已成為福建省首個國家級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被“南南合作”國際組織確定為國際食用菌技術培訓基地,先后為73個國家的學員提供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
2018年,古田銀耳(干品)出口4000多噸、6000多萬美元,產品出口到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抓住新機遇 布局深加工
如今葉明為打造的鮮食用菌品牌已經占據越南和柬埔寨市場70%的份額,但他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要致力于把中國的食用菌產業繼續做大做強。
“實際上,從人均來說,目前東南亞吃食用菌的所占比例還不到20%,未來可拓展的空間還很大,預計年增長率為25%~30%。”在葉明為看來,產品線從干鮮制品拓展到深加工產品,是以捕捉市場為先機、以食用菌為基礎的,是加快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
其實,早在2011年,葉明為就在“花菇之鄉”河南泌陽縣成立了泌陽億健食品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深加工產品的研發。這兩年,他在拓展新市場和新客戶時發現有新變化,在客戶的采購需求上,品類在增加,倒逼企業不斷生產新品類,突破傳統。從消費的角度來看,要將食用菌從需要烹飪的普通食材配料,拓展到品類豐富的即食類休閑食品;從消費對象的角度來看,考慮到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數量不斷增長,未來消費需求要便攜化、具有時尚感和體驗樂趣。
在深加工方面,公司從生產傳統的菌菇罐頭升級到菌菇脆片,目前還在做菌菇萃取,已有核心專利28項。“以前我們賣鮮品5元1斤,經過深加工后,菌菇脆片可以賣到200元1斤,利潤翻番。”
葉明為說,他要做的事情還很多。為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提高食用菌的普及率,他積極與當地政府合作,計劃今年在越南和柬埔寨實現全覆蓋,進行鋪點推廣。在新零食大趨勢下,葉明為深知提升食用菌產品附加值是必由之路,公司今年將重點研發生物提取技術,力求未來實現跨界合作,持續尋求食用菌應用前景和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