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遵義市氣象局和遵義院士工作中心,與食用菌新種質資源創制團隊、健康醫療團隊進行交流座談。
據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領銜的食用菌新種質資源創制團隊,在仁懷和綏陽打造了兩個食用菌示范項目,擬復制“中國黑木耳之鄉”——吉林省蛟河市黃松甸鎮的成功經驗,在遵義市重點發展以黑木耳、木靈芝為主的食用菌產業,以此推進遵義市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脫貧攻堅。
據黃松甸食(藥)用菌協會會長、食用菌新種質資源創制團隊專家崔成介紹,2018年11月完成了黑木耳刺孔、催芽,2019年1月陸續開始長出木耳,但后期跟蹤觀測發現,由于遭遇持續低溫陰雨寡照天氣,木耳呈拳狀、不成片,嚴重影響了木耳的生長和品質。
遵義市氣象局將針對黑木耳生長對于溫度、日照等氣象條件的要求,進一步結合遵義市各地不同時期的氣候特點,編制黑木耳種植周年生產方案分析報告,找出適宜的黑木耳種植時段,并與秋收和春種形成有機的茬口銜接,為推廣黑木耳種植和推動產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另外,與會各方就進一步加強省、市氣象部門與院士工作中心合作,圍繞貴州特色農業產業和氣候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氣象作用,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