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升厚作報告
易菇網訊:“蟲草不是普通的食用菌,食用蟲草者90%以上是想用它治病,而不是滿足餐飲中的美味,因此,蟲草的生命力在于自身成分的獨特性和含量,更有賴于這些成分進入人體后的治病效果和保健價值。”10月26日,遼寧省蛹蟲草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沈陽師范大學特種菌業研究所王升厚教授在2018第二屆全國蟲草大會蛹蟲草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做了上述觀點闡述。現場,他就遼寧功能性蛹蟲草研發現狀進行了報告。據介紹,遼寧蛹蟲草起源于1986年8月初,沈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陳應山等人首次在沈陽市棋盤山水庫北岸林中,采集到野生蛹蟲草標本9枚。1988-1991年,陳國卿、李春燕等人又系統地進行了蛹蟲草的生物學特性研究,每年都進行野外采集,分離培養,從中篩選出優質高產新菌株,同時對蛹蟲草培養基質不斷做出優化,從而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蛹蟲草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32年過去,今天遼寧蛹蟲草產業現狀如何?前不久遼寧省蛹蟲草協會組織專家對產業現狀做了調查,目前遼寧省蛹蟲草生產主要分布在沈陽、遼陽、丹東、大連、朝陽等5市,2017年全省北蟲草栽培戶數482戶,栽培總量6362萬盆,生產北蟲草干品5677噸,產值3.4億元(不含深加工產值)。他還指出,目前單產水平的提高,產量的陡增,導致價格的驟降,技術的進步加速了產業的發展,但很多栽培者沒有在科技進步中獲得應有的紅利。
據介紹,目前遼寧蛹蟲草盆栽技術體系十分完善,基本解決了蛹蟲草菌種安全供應問題,先后備案蛹蟲草新品種有11個,特色蛹蟲草培育已初見端倪、暫露鋒芒。高校和科研單位為栽培產業發展不斷提供技術服務,與此同時遼寧還涌現出一大批優秀加工企業,如遼寧國投源康、遼寧弘僑生物、遼寧隆維生物等公司。
“今天在我們遼寧民生領域,如果讓我們推選一款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那一定是蛹蟲草。”王升厚教授自豪的談到。據介紹,早在2008年沈陽師范大學蛹蟲草研發團隊就對北蟲草產業未來發展做了預測分析,未來蛹蟲草將向2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同其它食用菌一樣走向蔬菜市場;另一個是向冬蟲夏草一樣走向保健品和藥物市場。
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決定了蛹蟲草未來的兩種命運,這兩種命運的核心區別不是蛹蟲草子實體長相的好壞,而是其體內有效藥物成分含量的高低。“為此我們提出了以有效藥物成分種類與含量為評價指標的‘功能性蛹蟲草’概念。十年過去了,產業的發展驗證了我們當年判斷的正確。”王升厚教授如是說。特色是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目前遼寧特色蛹蟲草主要有以下類型:大幅度提升原有藥物成分含量,如蟲草素含量達到15000--20000mg/kg的功能性蛹蟲草;通過富集技術培育的富鍶、富硒、富鋅、富鈣、富鐵、富鍺等富集類蛹蟲草;利用柞蠶蛹、桑蠶蛹培育的仿野生蛹蟲草,如柞蠶蛹蟲草、黃粉蟲蛹蟲草、桑蠶蛹蟲草等;利用特殊米基培育的燕麥蛹蟲草、薏米蛹蟲草、大米蛹蟲草、黑米蛹蟲草;還有正在馴化栽培的撫順棒束孢蟲草、色彩特別艷麗的濃色蛹蟲草,子實體纖細的特細蛹蟲草(茶品專用),可以大量產生孢子的多孢蛹蟲草等。
他還表示,市場問題是遼寧蛹蟲草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而市場問題的核心是消費者認知問題,而認知問題的核心是評價問題和公眾媒體的正面宣傳欠缺。企業和消費者急需真實的評價結論。
談到遼寧未來蛹蟲草產業,王升厚教授希望通過合作共贏、聯姻嫁接,構建蛹蟲草全國大平臺,充分發揮遼寧完備的栽培體系、成熟的技術優勢、較低的成本優勢、品質優良的原料優勢、健全的服務體系優勢,促成南方資本與遼寧6000噸蛹蟲草干品的產業規模嫁接,促成國內外企業家與遼寧蓬勃發展的特色蛹蟲草產業嫁接,促成眾多的國家級科研團隊與遼寧現實產業技術需求嫁接,促成更多的科技同行與遼寧科研團隊聯姻,聯手破解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希望終身致力于人類健康產業的廣大經銷商能夠深入遼寧蟲草產業,領略蟲草文化,發掘蟲草價值,共創蟲草事業的輝煌!

會議現場
2018第二屆全國蟲草大會于10月25-27日在杭州龍湖皇冠假日酒店舉行,會議由中國菌物學會主辦,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易菇網、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中國菌物學會蟲生真菌專業委員會、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承辦,浙江五養堂藥業有限公司、杭州寶臻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浙江泛亞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協辦,武漢菌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承擔會務執行。本次大會圍繞“直面蟲草產業的挑戰與機遇”主題,安排有學術交流會,蟲草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冬蟲夏草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蛹蟲草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蟲草產業企業家論壇,蟲草產業新產品新技術展覽,并組織代表前往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進行參觀,同期還舉行了“中國菌物學會蟲草類產業分會”成立籌備會議。本次大會凝聚了蟲草行業最權威的專家以及最具實力的企業家,與會人員提出我國蟲草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指日可待,是蟲草行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次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