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慶元縣隆宮鄉蓮湖村葡萄枝條栽培菇類技術示范基地里,一排排菌袋整齊排列,一簇簇黃金菇、平菇“靚麗綻放”,村民們正忙著采摘、收獲。該基地是慶元縣第一個利用廢棄葡萄枝條栽培菇類技術示范基地,該縣食用菌管理局科研中心在這里選用新配方,將廢物回收利用,創新栽培食用菌。
“70多畝葡萄基地,現在用葡萄枝條栽培食用菌1萬余袋,收入估計可達10萬元。”隆宮鄉蓮湖村大和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光火笑著說,之前,該基地冬季修剪下來的葡萄枝條被隨意堆放或焚燒,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如今,引入新技術,將葡萄枝條進行循環再利用,既環保低碳,又節省成本。
黃金菇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且錯開了香菇、木耳的上市高峰期,填補了慶元香菇市場的空檔,在鮮菇生產淡季也能實現菌菇采摘,同時一并挖掘了蓮湖葡萄基地產業發展潛力。該項目的實施,也使得蓮湖農業從單一的葡萄產業向多樣化的農產品發展。
據統計,慶元縣在隆宮、屏都等地共有葡萄種植面積175畝,在葡萄園管理中,每年冬季修剪下來的廢棄枝條多達40余噸。這些葡萄枝條一直未得到有效合理利用,基本是廢棄或當柴火焚燒。于是,如何進行葡萄枝條廢棄物的生物降解及循環利用,就成為了慶元縣食用菌管理局研究的課題。
2016年底,慶元縣食用菌管理局科研中心開始著手研究相關技術,在實驗室內進行小規模試種。2017年,該中心研究總結出葡萄枝條栽培黃金菇等菇類的栽培技巧,并于今年在隆宮鄉開展利用葡萄枝條栽培菇類技術示范。從目前的長勢來看,葡萄和食用菌“結緣”的科研成果已經顯現。
慶元縣食用菌管理局總農藝師葉長文表示,該項目的社會意義在于降低食用菌栽培料成本,提高栽培效益,減少食用菌生產對硬雜木屑的依賴程度,為栽培黃金菇提供了更多的原料資源,且黃金菇的食用菌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