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往年人們都貓冬在家不愿意出門,今年,村里的人們都在大棚里忙活得不可開交。自去年7月村里的雙孢菇試驗示范建設項目建成后,僅幾個月產菇時間,種植戶戶均就增收了8769元,總收入超過了21萬元。是項目帶領我們走上了謀富路。
我們關朵村是甘肅省的貧困村,干旱少雨,發展農業生產的條件非常落后。2006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還不到1000元。去年2月,村“兩委”班子聘請科技人員實地考察,根據村里的土質、氣候等條件,作出了種植雙孢菇食用菌的決定。
經多方協商落實,關朵村雙孢菇試驗示范建設項目開始運行。該項目投資23萬元,占地50畝,共有40座大棚,大大提高了旱作農業生產水平和土地利用率。按照測算,每棚食用菌純收益可達4000元,是種植
糧食收入的5倍。雙孢菇的發展在豐富周邊城市居民“菜籃子”的同時,還帶動了當地運輸、商業、飲食服務、購銷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發展雙孢菇的同時,村里還結合實際大力發展舍飼養殖,動員養殖戶發展草畜產業,積極引導群眾擴大青飼草種植面積。僅去年一年就種植牧草800畝,其中優質牧草達到600畝。現在,全村新建舍飼暖棚14座,爭取到幫扶資金7000元,全村實現戶均增收3000元。村“兩委”還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并對走出去的農民加強技能培訓,讓他們掌握1至2門技術。這些村民走出去后既掙回了票子,又學會了一技之長,成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去年一年我村就轉移出勞動力300多人(次),創造勞務凈收入達9萬元。
現在的關朵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戶戶安裝了電話,人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適齡兒童個個都有學可上,18戶特困戶還領到了低保金。縣鄉公路管理站投資3萬元修建的2.5公里的鋪沙路也進了村,村民行路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今年,村“兩委”經多方努力,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萬元人畜飲水工程資金已經到位,項目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工程完工后,將徹底解決村里群眾的吃水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