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田縣何以成為中國菇業之源、世界菌業之窗?全國食用菌從業者能否在此形成一個共謀、共創、共享的交流合作平臺?5月26日,第一屆中國(古田)食用菌大會開幕,來自全國的700多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尋求“古田之問”的答案。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古田在全國率先實現銀耳、香菇等食用菌栽培技術的突破,至今已開發食用菌品種37種,其中銀耳產量占全世界90%以上。依托獨具特色的“縣域工廠化”模式,古田全縣食用菌產量突破80萬噸,產業鏈總產值超百億元,惠及全縣70%的農業人口。
古田縣委書記鐘昌華表示,這次大會旨在進一步完善食用菌產業鏈的溝通對接機制,突出技術需求和成果轉化,實現資源共享和項目合作,共創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大會圍繞如何擴大有效需求、提升區域品牌價值、實現精深加工突破等食用菌行業焦點,組織了超過40場主旨演講、研討會、座談會,涉及品牌營銷、投資融資、自動化生產與智能控制、可持續發展等。
來自江蘇徐州的客商高錦旺瞄準古田食用菌加工行業轉型升級的機遇,攜熱泵系統解決方案前來參展交流。他說:“熱泵烘干技術能顯著降低能耗、提高產品質量,希望借助食用菌大會的平臺,與各地企業對接技術需求。”
受邀出席會議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贊賞此次會議拋開過去只談技術、不談整個產業格局的模式,開始認真考慮如何塑造品牌、引進金融服務、打開市場,他期許古田食用菌產業基于既有優勢,強化品牌戰略,走出深加工自主之路。
據了解,在開幕當日舉行的全國食用菌采購商現場訂貨簽約儀式上,16家古田企業與采購商簽訂總額3178萬元的訂貨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