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2017年11月,天津市林業果樹研究所引進河北遷西羊肚菌菌種進行羊肚菌溫室大棚試驗。在研究所李淑芳副研究員的悉心照顧和物聯網的監測控制下,3月中旬試驗田內開始發現“小菇寶寶”,目前生長態勢良好,預期四月中下旬進入生長旺期。
瞄準新品種 虛心向同行學習
羊肚菌是一種名貴的新型食用菌,營養價值較高,每斤鮮菇售價在百元以上,干品價格曾高達每千克2000元,其人工栽培逐漸成為食用菌行業的熱點,成為食用菌行業一顆璀璨的“巨星”,眾人矚目。
李淑芳第一次了解到羊肚菌是2012年,當時即對羊肚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幾年的了解、觀察和研究,通過翻閱資料和學習,終于于2017年引種羊肚菌并成功出菇。
“雖然看好羊肚菌的發展,但我以前主要從事食用菌加工研究,首次接觸食用菌種植,尤其是羊肚菌及其種植,幾乎是零經驗。”李淑芳表示,為了了解羊肚菌菌種分離與制作技術、栽培實踐生產,學習羊肚菌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她報名參加了2017第二期全國羊肚菌栽培技術高級研修班,向食用菌同行學習先進經驗。
創新模式 讓物聯網“盯緊”羊肚菌
回到天津之后,李淑芳立即著手羊肚菌栽培的實驗,但在研修班學習過程中了解到,羊肚菌生長會受到環境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以及土壤溫度、濕度等多因素的影響,為了快速認識羊肚菌的生物學特性,掌握羊肚菌的栽培參數,她創新性的接入了物聯網技術。
李淑芳說:“我們與天津市一飛沖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溫室大棚內試驗安裝了物聯網監測與控制系統,使用非常方便,可以實時了解羊肚菌的生長狀態和生長環境,根據監測到的準確數據采取相應管理控制措施等。”
據了解,下一步天津市林業果樹研究所與天津市一飛沖天科技有限公司雙方協商繼續合作研發羊肚菌工廠化智能控制系統,為羊肚菌產業發展和天津市科技幫扶作出進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