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因冬蟲夏草改變的命運


    【發布日期】:2018-03-03  【來源】:中國科學報
    【核心提示】: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冬蟲夏草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其他生物存在復雜的共生關系。因為它懂得合作與節制,這個物種才得以延續。如果有一天它消失殆盡,那么損失的絕不僅僅是這一類物種本身。
      2015年,在江西南昌發現了目前國內結構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漢代列侯墓園——海昏侯墓。當時那里出土了上萬件珍貴文物,創下多個“考古之最”。其中有一個特別的發現,一盒保存了2000多年的冬蟲夏草。也許早在西漢時期,蟲草就有可能已經成為了名貴滋補藥材。這也意味著中國采集冬蟲夏草的歷史延續了至少2000年。
      冬蟲夏草素有“黃金草”之稱,僅分布于我國青藏高原區域內的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肅等省,以及與我國接壤的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國喜馬拉雅山系高寒草甸內,其他地區和國家均無冬蟲夏草分布。可受到這些年掠奪式采挖的影響,冬蟲夏草野生資源日益匱乏。
      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冬蟲夏草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其他生物存在復雜的共生關系。因為它懂得合作與節制,這個物種才得以延續。如果有一天它消失殆盡,那么損失的絕不僅僅是這一類物種本身。
      最成功的演化策略
      藥用冬蟲夏草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清朝汪昂的《本草備要》(1694)。他不但指出了冬蟲夏草的功效“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己勞咳”,而且描述了這一物種最具特點的生活史,“冬在土中,形如老蠶,有毛能動,至夏則毛出土上,連身俱化為草。若不取,至冬復化為蟲”。
      盡管中國人利用冬蟲夏草的歷史至少長達2000多年,但這種民間認識始終藏有謎團,誰也說不清這個“冬天為蟲,夏天為草”的過程到底是如何發生的。直到最近40年里,中國的科學家才一步一步揭開這個物種特別的演化故事。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楊大榮就是最早對冬蟲夏草連續進行野外科考的科學家之一。
      “冬蟲夏草的地下部分的確是蟲,但地上部分卻不是草而是真菌的子實體,而且一旦成為冬蟲夏草就永遠不會再變為蟲。”身為云南人的楊大榮,自從1978年第一次挖到冬蟲夏草,就沒有間斷過對它的好奇和研究。
      每年的夏天,青藏高原有一類昆蟲蝙蝠蛾會從卵孵化成幼蟲,它們除了短暫的3至7天的成蟲期外,一輩子都生活在地下,而這也是它們一生中最危險的時期,因為它們正好會遇上冬蟲夏草菌子囊孢子成熟后彈落入土。一旦被冬蟲夏草菌所感染,菌絲就會鉆進幼蟲體內,吸收它的營養,直至把它“殺死”變成僵蟲。越過冬天,冰雪消融時,蟲草菌不斷生長,不久后一根棒狀的“草”就會從僵蟲的頭頂長出地面,這就是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
      對蝙蝠蛾來說,蟲草菌就像“鬼魅的幽靈”,被附體以后便吞噬了它原本的靈魂。但大自然的精妙就在于,表面上看是一場“侵略戰”,其實卻是一次恰到好處的合作。
      蟲草菌對感染蝙蝠蛾幼蟲是相當有節制的。楊大榮提到,這個比例在自然界蟲草分布區大概是12%。也就是說,大部分蝙蝠蛾幼蟲仍可以繼續繁衍生息。盡管,目前科學家并不清楚具體的感染機制。
      而且,如果沒有蟲草菌的感染,對蝙蝠蛾也未必是件好事。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蝙蝠蛾主要以蓼科、禾本科等植物的根芽為食,偶爾也取食少量木本植物的嫩根,如果沒有天敵,幼蟲大量生長繁殖,會很快消耗掉它們所擁有的食物,致使蝙蝠蛾無法生存。因此,蟲草菌和蝙蝠蛾、蝙蝠蛾和高寒草甸植物之間,維持著一個可持續的平衡狀態。
      有意思的是,楊大榮發現,蟲草生長數量多的地方,往往活著的蝙蝠蛾幼蟲也更多。這就給出了一個重要訊息,如果冬蟲夏草被耗盡,那么我們失去的很可能不是一種蟲草,我們還會失去非常古老的蝙蝠蛾科昆蟲。
      楊大榮介紹說,憑借這種共生關系而存在的蟲草在全世界有多達400多種,在中國就有100多種,但是,冬蟲夏草是僅限于青藏高原所特有的一個種,所以人們也稱它為“中華蟲草菌”和“中國的國菌”。它的特別就在于它采取了一種很成功的策略,也就是對青藏高原分布的蝙蝠蛾是唯一的寄主昆蟲,不像其他多種蟲草可以把許多種群昆蟲當作寄主。蟲草菌對高原蝙蝠蛾情有獨鐘,在楊大榮看來,高原蝙蝠蛾科的昆蟲絕對稱得上是整個青藏高原的優勢物種。
      目前中國已知的蝙蝠蛾科昆蟲,絕大部分種屬都分布在青藏高原,共6屬46種,其中可以作為冬蟲夏草寄主昆蟲的就有37種。而這些昆蟲的分布中心,恰恰就是現在冬蟲夏草的主要產地。
      蝙蝠蛾非常古老,它起源于白堊紀中后期,當時,南亞次大陸上的原始蝙蝠蛾因為板塊漂移和碰撞,才到了青藏高原地區。隨著高原不斷變化、隆升,自然區域有了顯著的隔離、分異。在新的環境中,蝙蝠蛾經過變異、遺傳,不僅成為了高山高原草甸和草原的占領者,也演化出了各種各樣的新種群。
      實驗中,楊大榮就發現,四川、云南的蟲草菌感染西藏蝙蝠蛾的效率很低,就算有的成功感染,最后也長不出“草”來。這也意味著,在漫長的歲月里,蟲草菌和每一種蝙蝠蛾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非常精細的協同進化關系。
     
      半人工培植
      冬蟲夏草之所以受到如此追捧,不僅僅是它存在方式的奇特,最重要的還是它被賦予的功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關于冬蟲夏草的記錄,它通常用來治療背痛、陽痿、黃疸病以及體虛,還有治療肺結核、哮喘、支氣管炎、肺氣腫等。除此之外,很多人相信,冬蟲夏草具有抗腫瘤的效果。
      楊大榮解釋,這是因為過去它被認為含大量具有抗癌、抗菌活性的蟲草素。可就在今年,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新證實,冬蟲夏草中根本沒有蟲草素合成基因。事實上,就冬蟲夏草抗腫瘤和治療其他多種疾病,到底是什么活性物質起作用,至今也一直未知。
      不過,他同時也表示,藥典記錄的功效,以及民間用它提升免疫力,尤其是加快術后恢復,目前在臨床上還是給予肯定的。只不過,冬蟲夏草對應各種功效的具體成分,在醫學上始終沒有找到確切答案。
      在楊大榮看來,蟲草的“神奇”還是大有炒作的成分。但市場從來就偏愛炒作,目前質量最差、幾乎沒有藥效的空癟和破碎的冬蟲夏草的價格是8萬元/公斤;質量一般的在12萬~16萬元/公斤;質量中等的是18萬~30萬元/公斤;最貴的則可以達到60萬元/公斤。
      由于冬蟲夏草的稀缺性,上個世紀80年代,楊大榮一邊在野外研究冬蟲夏草的形成機制,一邊也開始進行人工繁育的嘗試。但是,僅僅是研究和養活這些寄主昆蟲,他就花費了二三十年時間。
      蝙蝠蛾出色的高海拔生態適應性,對人工繁殖來說,是最大的阻礙。在高寒、高紫外線、稀薄空氣的高海拔地帶,一般一只幼蟲需要最少蛻6次皮,海拔高的需要蛻皮8至9次才會進入預蛹和蛹期,3年左右才能完成一個世代,海拔高的地區差不多5年才完成一代。如何模擬它們的生存環境,讓它們適應低海拔的實驗環境,實現規模化繁殖,是科學家攻克的重點。
      可問題又隨之而來。楊大榮表示,盡管目前寄主昆蟲的規模飼養已經不是難題,但經蟲草菌感染后,真正能夠長成子實體的效率非常低。如果這一步驟無法突破,冬蟲夏草人工培養就稱不上成功。
      不過,現在科學家并沒有將視線主要集中在實驗室環境的人工培養技術,他們更希望冬蟲夏草有一天可以實現半人工培植。楊大榮就在香格里拉的研究基地與當地的一些牧民家庭進行合作,主要方法是把人工養殖的蝙蝠蛾幼蟲和人工培養的蟲草菌放歸到自然環境中,增加寄主昆蟲的種源和菌源,然后仍然依靠當地的蟲草菌感染。另一方面,他每年也會定期去產區進行宣傳,指導人們科學管理和采挖冬蟲夏草。
      事實上,這樣的合作關系更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
     
      一損俱損
      由于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整個青藏高原雪線上升,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冬蟲夏草分布格局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楊大榮發現,冬蟲夏草主產區內核心分布帶已經明顯變小,30年前冬蟲夏草核心分布海拔地帶在3800至4500米之間,而目前核心分布海拔上升到了4400至4700米之間。原來冬蟲夏草分布較集中的海拔4200至4500米地帶,種群數量也在逐年減少,有部分地帶已經多年沒有長出冬蟲夏草,也沒有發現寄主昆蟲了。
      更重要的是,在巨大利益的帶動下,“淘金者”們瘋狂采集這一物種資源,導致其數量銳減。楊大榮給出的數據顯示,如今整個青藏高原地區冬蟲夏草的采挖面積擴大了5~6倍,但總體產量卻和過去相當,甚至還有所減少,大概在50~80噸。也就是說,單位面積的產量已經下降很多。即使有些是當年冬蟲夏草生長最密集的地方,科學家采集到的蟲草條數、發現的寄主昆蟲都寥寥無幾。
      青藏高原有“亞洲水塔”之稱,而蟲草核心分布地帶就處于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怒江、雅礱江等大江源頭的高寒草甸,其生態地位在整個亞洲都舉足輕重。
      試想,在一個春夏之交,一個青海地區就有20萬人投入“淘金”大軍。一座山頭,一天之內,可能經受上千人的踩踏、挖掘,采集者在草原生火,留下生活垃圾,這些都會造成嚴重的生態惡果。
      楊大榮說,過去每年蟲草采挖季節結束后,草山上都會留下無數坑洞。這些坑洞不僅將寸草不生,還會不斷沙化,可能引起整片草原的退化、沙化。他曾在20年前挖掘蟲草的地方調查發現,草皮至今都沒有恢復。
      在青藏高原,冬蟲夏草除了和生態環境存在密切的關聯,也和人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
      整個冬蟲夏草的產地生活了2000多萬人口,在民族志紀錄片《冬蟲夏草》中,青海當地的牧民對著鏡頭表示,如果沒有蟲草,他們不僅蓋不起房,諸如農藥、化肥、種子的購買,收割機械的租用等等都只能付諸空談。隨著蟲草價格的上漲,一人采挖一斤蟲草就能抵得上三年打工收入。蟲草經濟收益與其他收入來源的巨大差距,是推動很多牧民采挖蟲草的動力。
      但蟲草帶來的改變不僅僅是物質生活。很多受雇傭的勞動力進入采集區后,“神山”的神圣性也受到挑戰,那里出現了被挖過的土坑。有的草場主因為收取數百萬草皮費而一夜暴富,放棄自己的牛、羊。他們有能力在縣城買房,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同時,也有人賺了錢在酒吧、賭場揮霍,互相攀比,甚至吸引了大量乞丐,當地每年因蟲草產生的糾紛不計其數,衍生出了不少治安問題。民風民俗的變化,同樣也是楊大榮在青藏高原40年調查行走的真實感受。
      在這個過程中,蟲草采挖政策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也經歷了一些變化。現在在西藏、青海的重要產區,當地多個部門會聯合組成執法隊,嚴格限制采集的地區、人數、時間等等,目的是杜絕亂采濫挖。楊大榮表示,科學的采集管理政策對資源保護還是有效的。
      不過,任何脫離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保護都是片面的。當大量的科學研究都在關心如何人工種植冬蟲夏草時,不能忽略蟲草對當地老百姓的意義。冬蟲夏草所面臨的不僅僅是一個物種保護與延續的問題,也是如何與當地百姓共存與發展的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最應該學習的就是自然界本身,蟲草菌和蝙蝠蛾百萬年協同進化的過程就是最好的示范。蟲草資源、當地百姓、科學家、管理者也應該成為默契的合作者。                                                                      

     
    關鍵詞: 冬蟲夏草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卢氏县| 喀什市| 乳山市| 沙河市| 英超| 工布江达县| 涟水县| 平舆县| 建平县| 剑川县| 长葛市| 临夏市| 汝阳县| 怀安县| 广水市| 合江县| 唐山市| 乐清市| 临清市| 南江县| 普兰县| 阳城县| 鹿泉市| 镇沅| 青河县| 江源县| 平泉县| 沙河市| 北辰区| 兰坪| 策勒县| 甘谷县| 康马县| 上饶市| 油尖旺区| 呈贡县| 绥芬河市| 白河县| 安丘市|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