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羊肚菌實現四季生產 咱家的年夜飯也能來盤羊肚菌


    【發布日期】:2018-02-05  【來源】:科技日報
    【核心提示】:據了解,目前,研究團隊已在云南、新疆等7省區累計示范推廣1萬余畝,單季每畝純收入可達到8000多元。
       羊肚菌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它肉質脆嫩,味道鮮美。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又因其富含的羊肚菌多糖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氧化、抗腫瘤、抗血脂和保肝護肝等功效,備受消費者喜愛。
      然而,受氣候和環境等因素影響, 野生羊肚菌產量極其有限,這讓羊肚菌始終保持“高冷范”。一千克干羊肚菌的批發價可達1500元至2300元,高昂價格令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2018年伊始,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傳來好消息:經過高級工程師趙琪等人與國內同行近20年的潛心研究,羊肚菌終于可以做到四季生產、天天新鮮了。
      羊肚菌市場缺口達90萬噸
      羊肚菌是可人工栽培的四大食用菌之一,因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全球范圍內每年羊肚菌的需求量達100萬噸。然而,目前,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總量不足10萬噸,市場缺口極大。
      近三十年來,受經濟利益驅使,野生羊肚菌被過度采集,部分資源瀕臨滅絕。人工馴化栽培是有效保護野生資源的唯一方法。隨著羊肚菌的野生馴化和人工種植成功,市場需求稍有緩解,但羊肚菌的資源保護問題并沒有徹底解決,原因是在羊肚菌種植中,產量不穩定是核心難題。
      此外,由于羊肚菌生性喜好低溫,以前只能在冬季播種春季采收。采收時,有時常會出現旺季產品過于集中,積壓的羊肚菌賣不上好價錢。
      如何實現羊肚菌種植高產、穩產?如何避免旺季產品積壓、淡季鮮菇緊缺的狀況?如何保證重要節假日的訂單供應?趙琪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這些始終都是困擾羊肚菌愛好者和栽培者的難題。
      我國羊肚菌栽培有50余年歷史
      趙琪告訴科技日報,我國人工栽培羊肚菌已有50余年歷史,并不乏成功的案例。
      2002年,趙琪在麗江看到村民把山上的土挖回來,在房前屋后種羊肚菌,次年春天,便可獲得羊肚菌子實體。
      “2003年秋天,我就將自己分離、純化的梯棱羊肚菌菌種,播種到麗江市玉龍縣魯甸鄉、石頭鄉和石鼓鎮等地的農田和退耕還林地,2004年2月初,單戶規模化種植達50畝的土地上,一朵朵黑色的羊肚菌陸續破土而出。”趙琪說。
      此后的6年時間里,趙琪等人每年冬季都采用“金字塔模式”“生態栽培模式”和“保護地栽培模式”,在麗江、迪慶、怒江和大理地區,累計推廣種植達5千余畝。
      2011年,我國羊肚菌的規模化種植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并在云南、四川和重慶等地規模化種植。
      2012年,經過大力推廣,湖北、陜西、河北、山西、河南、甘肅、新疆、青海、山東、浙江、福建、江蘇、遼寧、吉林和湖南等地,都已有大小不同的種植戶,參與到羊肚菌產業發展中。目前,我國規模化種植主產區也由云南西北部,四川涼山、甘孜和阿壩地區逐漸轉向成都平原、江漢平原和華北平原等地。
      大田種植成菇率提高兩到三成
      此次最大的突破,在于研究團隊采取的新的栽培模式和幼菇標準化管護技術,借助交配型基因差異,突破了羊肚菌大田栽培中因為種質差異而引起的產量不穩定的技術瓶頸,首次證明了梯棱羊肚菌、六妹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等14個物種皆為異宗配合,找到了讓菇農頭疼的種植“不出菇”的原因。
      在云南怒江州貢山縣、大理州洱源縣和劍川縣、昆明市尋甸縣和曲靖市師宗縣等地,他們研究起了羊肚菌“錯季生態栽培模式”和“林下生態栽培模式”,圍繞問題導向,借助基因技術,選育獲得了20個優異栽培菌株,硬是把羊肚菌大田種植的成菇率提高了兩到三成。
      此外,羊肚菌的傳統種植模式為“冬播春收”,即栽培季節在冬季,采收季節為春季,生長周期通常需要四個月至半年。趙琪團隊同當地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合作,打破了 “冬播春收”模式。2017年底,趙琪團隊終于推出了四季種植羊肚菌的新方法。在 “一山有四家,十里不同天”的云南,建立起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新模式,把羊肚菌種植周期由120至180天,縮短到60至100天,實現了羊肚菌四季高效栽培。
      貢山扶貧模式推廣到大江南北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位于滇西北的云南省怒江州,這里集高山峽谷、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深度貧困于一體,脫貧攻堅任務繁重。
      為了脫貧,當地政府部門和科研專家、普通農戶都在找出路。近年來他們發現,羊肚菌種植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對山區脫貧致富和農業、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貢山縣農業局局長和志軍介紹,他們采用政策主導,扶貧資金投入,公司供應菌種和技術服務、合作社、村集體負責實施的模式,用扶貧資金購買菌種和栽培技術服務,購買遮陽網等物資,合作社組織農民用土地和勞動力入股進行生產栽培,收入歸合作社并按照股份比例分配給農戶。此前,已有11戶農戶加入到合作社,嘗到了甜頭,單項戶均純收入超過了5千元。
      2017年,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羊肚菌研究團隊的指導下,怒江州貢山縣利用各種渠道的扶貧資金,采用四季采收的栽培新技術,在全縣種下了1千余畝羊肚菌,已有40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
      和志軍算了一筆賬,大田羊肚菌平均畝產150千克左右,栽培地收購價在100元至200元之間,以均價130元計算,半年產值在19500元左右,扣除每畝9千元左右的成本,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參與種植的建檔立卡戶人均年收入有望達到1萬元,實現產業脫貧致富目標沒有問題。”和志軍說。
      據了解,目前,研究團隊已在云南、新疆等7省區累計示范推廣1萬余畝,單季每畝純收入可達到8000多元。
     
    關鍵詞: 云南 羊肚菌 趙琪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遵义市| 工布江达县| 大悟县| 抚松县| 朝阳县| 康保县| 黎平县| 新建县| 象山县| 石阡县| 苏州市| 岑巩县| 准格尔旗| 永济市| 蒙城县| 西宁市| 历史| 远安县| 安康市| 乌审旗| 孟津县| 兴文县| 那坡县| 灵川县| 洪江市| 拉萨市| 昭觉县| 获嘉县| 常熟市| 莎车县| 中西区| 岳阳县| 临沭县| 宁海县| 六枝特区| 鄢陵县| 白银市| 岳阳县| 宣武区|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