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防控野生毒蘑菇中毒工作座談會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二司司長馬純良主持會議并講話。這是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室為落實全國人大代表、大冶有色職工李莉的第4991號建議而召開的現場推進會,從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以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全國毒蘑菇防控工作座談會在昆明市震莊迎賓館召開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二司司長馬純良主持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我國食用菌資源分布廣泛,尤其集中在云南、貴州、四川、廣東和湖南、湖北等地區,因誤食野生毒蘑菇導致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全國人大代表李莉在調研工作中,了解到基層的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頻發,有的家庭成員就是因為“一餐飯”而集體“消失”,事故教訓慘重。期間,一些社會人士也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積極向李莉反映,希望國家層面科學管控并進行科普宣傳,嚴防毒蘑菇爬上餐桌,因為這既是家庭之痛、也是社會之痛。

全國人大代表李莉作總結發言
經過大量的調研,李莉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首次提出關于毒蘑菇防控的建議。建議得到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6年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印發了《關于加強有毒蘑菇食物中毒防控宣傳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將預防宣傳工作與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工作相結合,采取多種形式,增強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健康意識、食品安全意識,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在當天舉行的全國防控野生毒蘑菇中毒工作座談會上,馬純良明確表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聯合國家衛計委、中科院、中國科協等部門加強野生蘑菇種類、毒素類型、中毒治療方法和藥物的基礎研究,進行野生毒蘑菇快速識別技術與儀器的研制,督促地方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的科普宣傳、醫護人員的培訓教育和監管執法,進一步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和治療指南,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
座談會上,李莉作總結發言,提出了“成立全國毒蘑菇防控專家委員會、蘑菇中毒治療藥物研制”等6條建議。

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知名菌物研究專家圖力古爾發言


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真菌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陳作紅發言


湖北“毒蘑菇”課題組成員馬錦星發言
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圖力古爾,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真菌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陳作紅,湖北“毒蘑菇”課題組成員馬錦星,及來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等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部分與會代表合影留念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計委、中國科協及來自全國十二個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領導均作了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