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6月25日,在在“第十一屆全國食用菌學術研討會、2017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暨第四屆中國食用菌博覽會”的大會專題報告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郭順星研究員向與會代表介紹了保健食品研發技術流程、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種類要求、保健食品對真菌原料的相關規定、保健食品注冊評審要求等相關問題。
報告中,郭順星研究員向參會代表介紹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藥品之間的區別。他表示,普通食品與保健食品對比而言,保健食品允許聲稱保健功能、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規定的每日服用量。而保健食品和藥品相比較而言,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療為目的,主要是調節人體的機能不能有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可以長期使用口服,而藥品應當有明確的治療目的以及相應的適應癥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應,有規定的使用期限,可以注射、外用、口服等。

此外,郭順星研究員還向參會代表介紹了新食品原料的相關問題。新食品原料即在中國新研制、新發現、新引進的無食用習慣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并且對人體無毒無害的食品統稱為新食品原料。新食品原料不包括轉基因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其應當符合《食品衛生法》及有關法規、規章、標準的規定,對人體不得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慢性或其他潛在性健康危害。國家鼓勵對新食品原料的科學研究和開發。
最后,郭順星研究員闡述了食藥用真菌開發保健食品的優勢。他講到,食藥用真菌開發保健食品符合國家大健康產業發展需求,開發的保健食品易于被人們接受,且原料資源豐富、功能獨特,具有規?;a、周期短、質量可控等明顯產業優勢。
此次會議由中國菌物學會主辦,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農業大學、山西大學、山西省農業廳蔬菜管理站、易菇網承辦,來自全國多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40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設置有主題報告、專題報告以及食用菌基礎科學及生物技術、食用菌遺傳與育種、食用菌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控、食用菌營養健康及采后技術、食用菌產業發展與科學技術問題四個分會場以及藥用真菌與開發研討會、珍稀食用菌發展研討會、中國食用菌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共計60余場專業報告。同時,為適應食用菌學術與產業發展新形勢、新需求,助推產學研的交流與合作,會期有50余家食用菌企業帶來了數百種食用菌產品,涉及食用菌原輔材料、機械設備、消殺藥品、食用菌休閑快消品等數千種食用菌初級和精深加工產品亮相。此次會議注重學術與產業的結合,有效促進了食用菌產、學、研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了食用菌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