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梁希才、劉偉、呂曉華、趙雄
易菇網訊:2017年6月10-11日,羊肚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劉偉特聘研究員,易菇網常務副總裁趙雄赴河北平泉調研北方羊肚菌產業發展情況,平泉市食用菌產業服務局梁希晨局長,羊肚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承德市食用菌研究會呂曉華秘書長,平泉食用菌研究會梁希才會長等陪同調研。

劉偉研究員在查看平泉羊肚菌試驗后的營養袋
劉偉一行先后參觀了平泉食用菌研究會、國家食用菌改良中心、河北省食用菌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場等單位。據平泉食用菌研究會梁希才會長介紹,每年5月中旬左右,平泉地區野生羊肚菌陸續出菇,早年采收野生羊肚菌一度成為其主要經濟來源。因為對食用菌的熱愛,梁希才很早就關注和嘗試羊肚菌的馴化栽培研究,但由于條件有限,信息閉塞,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以致發生許多羊肚菌種植先行者被騙和嚴重虧損等現象,很長時間放棄了對羊肚菌的研究,直到近年陸續有規模化人工種植羊肚菌獲得成功的消息傳來,這才又對羊肚菌人工栽培產生了深厚的興趣。

劉偉研究員在指導試驗中的室內栽培羊肚菌關鍵技術
為了抓住市場熱點,讓平泉菇農也能早日成功栽培羊肚菌,梁希才及其團隊成員親自赴四川、河南、湖北、陜西等地考察見證,決定要在平泉試驗種植羊肚菌。2016年梁希才組織20余戶菇農推廣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并引進多個品種試驗,受邀請試種菇農熱情非常高,但為了降低菇農試種風險,梁希才安排自己公司(平泉縣希才應用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免費提供十萬元菌種給菇農試種,幫助菇農規劃每戶試種2畝地,分別用不同的菌種、不同的培養料配方、不同的栽培管理方式等盡可能的差異化管理模式,實驗面積總計60余畝,以期望通過豐富的試驗數據總結一套更適宜平泉栽培的品種和生產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春季成功實現出菇,但由于第一年試驗性栽培,羊肚菌種性的選擇、栽培模式、管理技術等尚處探索階段,出菇穩定性和產量有待提升。

劉偉研究員講解羊肚菌菌種培養技術并提出改進建議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一線菇農對羊肚菌栽培技術的渴望,同時北方地區羊肚菌因地理氣候關系,與西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和中部平原地區的出菇時間具有明顯差異,是延長羊肚菌鮮貨市場供應的有利條件。今年以來,山西、河北、新疆、甘肅、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區陸續有羊肚菌人工栽培成功的報道,但規模還較為有限,未來發展空間較大。作為聯盟秘書長,劉偉表示要穩步加快在北方地區推動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在與梁希才、呂曉華等探討聯盟未來工作任務時,劉偉重點圍繞區域適應性栽培模式的探索,選育品質佳、出菇較穩定的羊肚菌新菌種,推廣人工栽培技術、開發市場需求等議題展開討論,未來還需進一步加強聯盟成員之間的互動和聯系,同時也要進一步關注聯盟成員單位發展。

劉偉研究員查看羊肚菌原種并講解菌種保藏技術和改進建議

劉偉研究員指導設備使用技術并提出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