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鋆植作報告
報告中,汪鋆植教授講到,桑黃是一類藥用真菌的俗稱,有桑黃、桑耳、桑臣、桑上寄生、樹雞、胡孫眼、桑黃菰、桑黃菇等多個名稱。《本草綱目》對桑黃及其藥效有明確記載,其擁有治療痢疾、盜汗、血崩、血淋、臍腹澀痛、脫肛瀉血、帶下、閉經、止瀉、延年等作用
汪鋆植教授表示,桑黃因具有抗癌作用而成為研究熱點,二戰期間,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導致當地癌癥病例猛增。長崎女島因種桑養蠶而盛產“桑黃”,被疏散移居到此的居民由于服用桑黃治療狀況較好,發現“桑黃”具有抗腫瘤功能。1968年日本國立癌癥中心的Ikekawa博士利用桑黃水提物進行細胞試驗,結果發現桑黃的水提物對腫瘤細胞增殖抑制率可達96.7%,并且對正常細胞沒有毒性。

會議現場
報告中,汪鋆植教授還為現場代表介紹了桑黃的現代藥理作用:抗癌作用,誘導癌細胞自行凋亡,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及轉移,減少化療或放療對正常細胞損傷的副作用,以及緩解癌癥患者特有的疼痛;防癌作用,預防癌細胞生成,阻止潰瘍、息肉、良性腫瘤等惡變為癌癥,抗氧化,提升免疫力;或避免癌癥的復發;護肝作用,抗肝纖維化,促進肝細胞再生,防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降低和調整血糖濃度,預防糖尿病及改善糖尿病癥狀;降低血脂, 防止動脈硬化,防止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抗過敏,對過敏性鼻炎及久治不愈的濕疹療效良好;預防和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抑制尿酸,對痛風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談及桑黃產業發展問題時,汪鋆植教授表示桑黃在韓國已成為成熟、規模化發展的產業。在國內,主要是民間產業,雖已有醫藥企業和生物公司生產、銷售桑黃的各種產品:子實體、菌絲體微粉、提取物浸膏、桑黃茶、桑黃口服液、復方膠囊等,但尚未形成產業規模。
2017第二屆全國羊肚菌大會安排了特邀報告、主旨報告、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羊肚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會議、圓桌論壇、基地參觀等內容及活動,同期還舉行了湖北省食用菌協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來自全國二十六個省市地區的400余名參會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此次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湖北省食用菌協會主辦,由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易菇網承辦。業內主流專家云集,報告水平高,參會代表充滿熱情,會議組織服務周到,是一次專業性強、參與度高、影響面廣的行業盛會,本次會議奏響2017年食用菌行業活動華美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