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保鮮庫,養殖,食用菌,杏鮑菇,農機部門,示范點,試驗研究,農產品,農業,閑置期
導讀:日前,由山東省農機部門承擔的保鮮庫綜合利用創新示范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在齊河縣示范點的反季節養殖杏鮑菇食用菌喜獲豐收。經試驗,一個庫容為60m3的保鮮庫,可養殖5000多袋,每袋產菇0.25公斤,40天出菇一次,冷庫一年中的閑置期至少可出菇四次。
日前,由山東省農機部門承擔的保鮮庫綜合利用創新示范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在齊河縣示范點的反季節養殖杏鮑菇食用菌喜獲豐收。
經試驗,一個庫容為60m3的保鮮庫,可養殖5000多袋,每袋產菇0.25公斤,40天出菇一次,冷庫一年中的閑置期至少可出菇四次。試驗示范點選擇了具有高附加值的杏鮑菇,據調查,在春秋生產旺季其市場價格為16元/公斤,而淡季其價格則基本保持在30元/公斤左右。如按20元/公斤計算, 60m3的保鮮庫年產值可增加十萬多元。
近年來,山東省農業“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農產品保鮮工程發展迅速,特別是農村小型節能保鮮庫的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全省已有各種類型的保鮮庫近萬個,約50萬噸,但大部分屬季節性應用。如濱州、東營等地以冬棗保鮮為主的冷庫多數只在秋天到春節前這段時間使用,其余時間基本處于閑置狀態,年利用率僅為30%左右,設施浪費嚴重。針對這一問題,山東省農機部門在農機化創新示范工程中設立了保鮮庫綜合利用試驗研究項目,啟動了利用保鮮庫的閑置時間進行反季節食用菌養殖的試驗研究。(信息來源:山東省農機辦計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