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通電、供水……在常規的“輸血扶貧”之外,福建古田縣以樹品牌、闖市場為突破口,帶動村民發展產業,“造血扶貧”實現可持續發展。
位于古田縣平湖鎮偏遠山區的南嶺村,菌菇、蔬菜等農副產品十分豐富,質量上乘,過去由于沒有品牌,打不開市場,村民生活貧困,村財收入幾乎為零。福建省工商局駐村第一書記陳文周為了將村里優質特色農產品推介出去,幫助南嶺村成立欣南嶺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并注冊商標“欣南嶺”闖市場。
“古田是中國食用菌之都,但產品一定要有商標,消費者才能信賴,從而產生品牌的附加值。”陳文周說,“在品牌做出來之后,即使將來我離任了,村民仍可以長效性地享受到市場收益。”
依靠過硬的質量和廣泛的宣傳,陳文周在今年1月成功將“欣南嶺”產品打進永輝超市。目前門店數量已經擴大到57家,產品增加至13種,組建了日常營銷團隊。為了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陳文周還注冊了淘寶店和微店,促進“線上”銷售,并帶領合作社參加了“5·18海交會”等各種展會,運用互動式營銷和體驗式營銷的方式,推介古田縣食用菌產業。
在品牌戰略下,村民和村財收入逐漸增加。參加合作社的農戶張蘭光說,他的15萬袋茶樹菇,一年利潤有好幾萬元。“有了品牌,200克茶樹菇進超市,能賣到33元,而原來只有批發,500克才賣33元。”據合作社負責人透露,至今銷售營業額已達25萬元,平均利潤率達30%左右。
為加強“造血扶貧”工作,古田縣成立了專門的民富中心,由政協副主席李曉霞負責。“銷售農副產品是農村扶貧面臨的普遍問題,樹立品牌打開了一片新天地。”李曉霞說,民富中心將18家合作社納入其中,由農技部門對品質監管,利用品牌打開市場,帶動群眾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