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中國食用菌之都”、“銀耳之鄉”美譽的福建古田縣,是全國食用菌產業鏈條最全、專業分工最細、種植品種最全、生產規模最大、科技創新最強、銷售市場最廣的基地縣。為對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形勢進行全面分析,6月4-6日,該縣將舉辦中國(古田)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暨“善融商務2016全國食用菌大宗客戶線下訂貨會”,在推動產業發的同時,展現“中國食用菌之都”的魅力。
歷史悠久 產業鏈完備
古田縣位于福建省中北部,食用菌栽培歷史悠久。從隋大業年間就已開始種植香菇,如今已開發種植食用菌品種36個,其中銀耳、茶樹菇、香菇、猴頭菇、黑木耳為主栽品種,全縣食用菌年產量75萬噸(鮮品),產業總產值近百億元,其中銀耳年產量29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
據了解,古田已建立建全食用菌產業組織保障體系、標準化體系、企業質量安全控制體系、風險預警與快速反應體系、技術服務支撐體系、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體系、疫情疫病監測體系、品牌文化誠信建設體系。完備的產業體系成就了“中國食用菌之都”,讓“古田系”食用菌享譽國內外。
食用菌產量高 市場國際化
據了解,2015年,古田縣食用菌總產量78.35萬噸,產值49.11億元,與2014年同期對比,分別增長4.28%、3.40%,食用菌年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同時,該縣借力其品牌優勢,產品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
據寧德檢驗檢疫局檢統計,僅在去年1-2月,經該局出口的食用菌已達到1638.09噸、2941.54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7%、70%、89%,創同期歷史新高。其中,越南、泰國、馬來西亞、韓國傳統市場出口額分別733萬美元、699萬美元、291萬美元、129萬美元,比增299%、507.69%、100%、106%;德國、法國等歐盟市場實現零的突破。同時,“回流”企業成為出口新增長極。福建三友、屏南錦豐等企業回歸本地生產出口,1-2月出口額達千萬美元,約占轄區食用菌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

立足實際 籌辦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
為總結分析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形勢,由中國食用菌協會、中國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主辦,福建省古田縣食用菌協會承辦的中國(古田)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暨“善融商務2016年全國食用菌大宗客戶線下訂貨會”將于2016年6月4日至6日在古田召開。
此次大會將立足實際情況,對食用菌產業發展形勢,如何引導并推動全國食用菌產業的進一步規范協調發展,如何促進食用菌產品的銷售,如何實現食用菌產業的供給側改革與結構性調整以及如何提升食用菌產業經濟增長活力等問題進行探討和總結。會議同期,還將以古田縣為例重點分析國內市場的發展情況,并舉行上半年全國食用菌經濟形勢分析會,全國食用菌2015年度統計分析會議等相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