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國東江)2007年東寧縣黑木耳產業喜獲豐收,全縣共發展春季地栽木耳4.4億袋,同比增長30.2%;秋季黑木耳1000萬袋,同比翻了兩番。總產量達到 1.56萬噸,同比增長33.3%;預計可實現產值6.34億元,同比增長42.4%,僅此一項可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442元,預計占農民人均純收入 56%以上。
據悉,東寧縣委、縣政府為促進黑木耳產業的快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多次召集縣內各大銀行召開資金協調會,2004年政府還鼓勵機關事業在職干部每人吸存3000元,存入縣農村信用聯社,作為木耳專項貸款。五年來,東寧縣農村信用聯社共發放地栽木耳貸款5億多元,為黑木耳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為了實現黑木耳生產標準化、工廠化、集約化,縣政府出臺了《關于扶持黑木耳菌包廠的優惠政策》,從資金、技術、稅收等給與扶持,進一步鞏固了該縣中國黑木耳第一縣地位。
東寧縣綏陽鎮的黑木耳集散地,年交易額達到10億元。在黑木耳大市場的帶動下,全縣袋栽木耳的生產戶數呈幾何數字增長,現有袋栽木耳生產戶11420戶,同比增加 1947戶,增長20.6%,占農村總戶數的39%。
為了給耳農提供更好的服務,進一步推動黑木耳產業的發展。2003年9月,東寧縣組建了黑木耳生產辦公室,同時組織成立了東寧縣黑木耳產業協會,會員覆蓋了全縣所有的鄉鎮和村屯,協會為耳農提供從制菌擺放到采收晾曬的全程技術服務,并與縣電視臺合作制作新技術推廣、病害防治等方面的電視專題片,跟蹤報道各個生產階段的注意事項、成功經驗。為全縣耳農提供了無微不至的服務,成為耳農發家致富的信息庫、保護神。2007年中國食用菌協會黑木耳分會成立,孫永先縣長被選為分會的會長,確立了東寧黑木耳產業在全國的龍頭地位和主導作用。
近幾年,在黑木耳產業中涌現出許多農村致富領路人,他們都有多年的黑木耳生產經驗,年生產規模都在10萬袋以上,年純收入都在10萬元左右。他們依靠黑木耳發家致富后,不忘眾鄉親,帶領本村村民乃至周邊村民一起發展黑木耳生產,走共同致富之路。像徐連堂、黃鳳蓮、時金庫等一些全縣知名的產業帶頭人,為了更好地為村民服務,利用生產間隙,奔走于各鎮村,開展食用菌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答疑,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
目前,東寧縣在黑木耳深度開發上,加大招引聯力度,目前與雨潤集團達成深度開發黑木耳即食食品協議。東寧縣計劃在五年內發展到10億袋,農民黑木耳一項實現人均純收入一萬元,東寧縣的黑木耳前景將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