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閩臺走親鄉鎮行記者一行來到位于華安縣沙建鎮官古村的臺資企業中延菌菇業有限公司。據了解,該公司是華安縣設施農業的龍頭企業,總投資5000萬元。公司實行工廠化生產模式,項目引進臺灣自動化設備,拌料、裝瓶、打洞、封蓋、殺菌、接種等生產環節全部實現自動化,菌包的優良率達到99.5%,產品銷往香港、澳門、北京、上海及周邊城市。目前,已建成培養房4萬平方米,全部投產后,年可創產值5000多萬元,解決農村勞動力近300人。
臺資中延菌菇業集團總裁是臺商林錫明。2009年,華安縣組團到臺灣招商,由于被福建漳州優越的生態地理環境所吸引,林錫明當即來到華安縣沙建鎮官古村投資杏鮑菇,成立福建省中延菌菇業有限公司,當時注冊資本僅80萬美元。如今不到7年時間,林錫明的杏鮑菇在大陸落地生根,其企業也躋身國內同行業前列,成為福建省規模最大的杏鮑菇標準化生產企業,并成長為集團,拓展海外市場。
中延菌菇襄理洪建林介紹說:“目前,中延菌菇業集團專業從事食用菌研發、生產、銷售的現代化農業企業,實現食用菌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和周年栽培,創建綠色、有機品牌,為國內外市場提供優質杏鮑菇。在全國擁有4個生產廠,工人900多人。”
據悉,2012年4月,該公司入駐天津市靜海縣林海循環示范區,建立天津廠,一期投資8500萬元,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建成日產20噸杏鮑菇生產線,同年投產。2013年,公司并購漳州天綠菇業及漳州集源菇業擴展生產線,整合華安廠及天津廠資源,成立中延菌菇業集團,每日可生產70噸杏鮑菇。
“現代設施農業,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是企業一路壯大的原因。”洪建林介紹,目前,企業已通過多項食品認證和審核,產品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中延及圖牌杏鮑菇”榮獲福建省名牌農產品,“中延”品牌榮獲福建省著名商標。
這兩年來,為提高杏鮑菇的市場競爭力,集團做好鮮菇的深加工,相繼研發醬菜罐頭、清水罐頭、脆片等延伸產品,產品豐富,口味獨特多樣。洪建林說,其中杏鮑菇脆片則是采用真空低溫脫水工藝,跟福建師范大學育成中心合作研發,實行產學結合,公司將往生物科技更深領域發展。為打造“禾菇堂”品牌,還注冊美國、歐盟商標。
為開拓海外市場,集團成立國外業務部,發展國際市場貿易,集團跟東南亞及俄羅斯、美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銷售合作網絡,其中清水罐頭于2015年7月投放臺灣地區市場。
目前,中延菌菇業在國內的投資達1.2億元,總注冊資本530萬美元。2015年,集團在漳州的南坑廠還增加投資2000萬元,南坑廠投產后,集團日產量可達100噸,比原來增加1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