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了解,農科院專家對陽縣高壩鎮陳家灣村5戶種植戶香菇大棚現場進行了觀察、了解和調查分析,認為香菇品種對路,配方、生產季節、制袋、發菌、越夏環節正常,部分菌袋水分重,菌筒顏色深,菌皮厚、菌皮干燥。并找出了造成不出菇原因,一是氣候異常,有效積溫不足,造成菌袋菌絲未達到生理成熟;二是水分偏重,菌皮過厚,菌皮發干發硬;三是通風不良,幼菇分化不良造成假菇或死菇。
根據5戶香菇種植戶菌筒的不同表現,經過專家診斷,提出分類管理操作方法,盡快促進菌絲養分轉化和生理成熟,誘導菇蕾形成,及早解決不出菇問題。解決辦法:一是對菌筒過重或僅刺一次孔的菌筒進行補充刺孔,并加大通風,促進水分散失;二是通過翻袋、碰袋、拉大溫差、濕差等處理進行催菇;三是對菌皮過厚、過干、水分稍輕的菌筒進行輕注水、浸袋或棚內噴水保濕,通過蓋棚提高空氣相對濕度(中午溫度高時要結膜通風),促使菌皮軟化后按照常規方法催菇,對死菇、假菇、不分化的畸形菇,可在保濕的前提下適當增加通風,促進幼菇分化,逐漸轉向正常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