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品牌是基于物質產品、體驗感知、符號體系等要素的系統生產、互動溝通、利益消費而形成的獨特的利益載體、價值系統與信用體系。”9月5日,浙江大學卡特中心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曉云在2015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暨第二屆中國食用菌博覽會“中國食用菌品牌與知識產權高峰論壇”環節中介紹到。
據悉,今年召開的2015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是食用菌行業大會首次融入“品牌”概念,并設置專門環節。在5日的中國食用菌品牌與知識產權高峰論壇上,浙江大學卡特中心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曉云、浙江大學卡特中心農村電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徐大偉、北京橙樂視覺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麗紅、黑龍江省北味菌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齊振東、中興達知識產權研究院長院廖慶文作了精彩報告。

論壇上,浙江大學卡特中心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曉云率先做了《品牌經濟時代的品牌價值再造》的報告,她指出,目前我國食用菌在品牌化過程中主要面臨著產銷失衡、標準化弱、量大價賤紅海相殘、缺乏個性、溢價乏力、信任失卻、產業鏈短。胡曉云表示,食用菌產業要做強做大,必須達到“品牌為綱、綱舉目張”的要求。
現場,胡曉云對品牌經濟的概念作了闡述:“品牌經濟是基于一定的資源體系、實體經濟、規模經濟等,進一步通過符號生產、關系生成、價值賦予等無形價值的生產過程,形成以獨特價值為核心的經濟形態。”她還詳細講解了品牌經濟的三大特征,即符號經濟、關系經濟、價值經濟。企業應當創造提升實體經濟價值的符號經濟,創造以消費者心智占領為目的的關系經濟,創造以產品與符號的意義為價值的價值經濟。
“截止2014年底,我國農產品注冊商標已達125萬件。數據顯示,2008年底時我國農產品注冊商標總數尚為60萬件,5年間這一數字翻了一番。”來自浙江大學卡特中心農村電商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員徐大偉在當日的報告中談到,并指出農業的品牌時代已到來。

徐大偉也提到盡管農業品牌時代已來,但其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如多數企業或區域產業注冊了“品牌”,卻依然解決不了“賣貨”問題,所謂對品牌的重視只是“占有”,而沒有深度挖掘包裝品牌的內涵它就是個名字。因此,食用菌企業乃至整個農產品企業應找到品牌核心價值,為產品溢價找個支撐,為客戶選擇找個理由。而品牌、產品核心價值即符號化,因為符號承載著品牌理念的表達,核心優勢的體現,產品的識別。現場,他還分享了“蒼山蔬菜”、“阿拉爾紅棗”、“八十號倉庫”成功的品牌戰略策劃。

來自北京橙樂視覺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麗紅則在論壇上帶來了《換個方法賣蘑菇》的報告。她首先談到食用菌市場生產、銷售、需求鏈環節出現的新問題,如企業推力依賴性價比,惡性競爭導致利潤削薄;市場終端拉力不足,使整個行業供大于求。整個食用菌行業由賣方市場變成變成了買方市場,供不應求變成供過于求導致滯銷越來越多,從馳騁變成激烈競爭,利潤越來越薄,因此“換個方法賣蘑菇”是由必要的。
“換個方法賣蘑菇”究竟能帶來怎樣的改變,董麗紅表示,這對于企業方面將提升品牌溢價與附加值;對經銷商方面,構建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夠搭建更通暢的銷售通路;對投資人政府、合作伙伴:清晰的發展目標能夠增強信心;對企業員工,能夠統一理念、統一形象、統一目標,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而換個方法賣蘑菇,她提出要換品牌、換廣告、換思路、換渠道。其中,換品牌要達到“品牌溢價”大于“產品降價”;換廣告為經銷商爭奪更多的消費者;換思路為擁堵的大流通渠道向多元化渠道引流。


論壇上,黑龍江省北味菌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齊振東董事長作了《食用菌智能農業產業鏈》。他首先分析了我國食用菌產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表示目前國內食用菌企業面臨著有大企業無大品牌,有產品線無產業鏈,有好產品無好價格,有好技術無高轉化,有高產量無高產值。中國食用菌產業的出路,他指出需要重視三方面,即顛覆式創新、跨界整合、互聯網平臺,實現產業鏈標準體系化、供應鏈管理系統化、品牌高度信任化、渠道銷售簡單化的要求。


最后,中興達知識產權研究院院長廖慶文作了精彩報告。他指出,食用菌產業知識產權擁有量快速增加并在諸多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國以專利、植物新品種保護等在內的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食用菌科技成果的有效法律形式,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國食用菌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長期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食用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一直處于缺位狀態。
同時,廖慶文也指出, 企業要能夠持續發展,必須不斷有技術創新,保護技術創新的成果,為企業保駕護航,因而申請一定數量的專利、注冊一定數量的商標,就顯得非常必要。因為專利和商標的糾紛很難有預見性,企業也很難預測到自己在什么時間,什么產品上會遇到糾紛,因而需要企業平時多申請專利,多注冊幾個商標,并做好管理維護,注意防護,以備不時之需。
2015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暨第二屆中國食用菌博覽會是由中國菌物學會、易菇網、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杭州市食用菌協會、杭州市中醫藥協會、武漢菌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承辦。會議歷時3天,聚集了菌物領域的頂尖學者和知名企業代表,展出了上千種食用菌機械設備、原輔材料及干鮮菌類產品,會期還舉行了藥用真菌應用與開發研討會、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暨招商推介會、2015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主題報告、中國黑木耳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中國食用菌品牌與知識產權高峰論壇、中國食用菌機械裝備圓桌論壇、易菇·市民科普大講堂、食用菌產業發展專題報告會、中國食用菌原輔材料及消殺藥品圓桌論壇、閉幕式及頒獎典禮,以及菌類書畫展、食用菌攝影作品展等多個環節和內容,是2015年度我國食用菌行業集交流、學習、展示一次大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