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7日至30日第十一屆國際藥用菌大會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皇冠假日酒店舉行。大會原定于2021年9月舉辦,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至今年。由于目前復雜的國際形勢(戰爭和疫情防控),本屆大會首次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會議形式,來自全世界50個國家的藥用菌行業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其中180名代表出席了現場會議。
為期四天的會議,代表們通過線下和線上互聯網平臺,開展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學術性與前瞻性主題研討,讓藥用菌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全世界范圍內充分交流,也涌現出了一批年輕的學者。
大會主席Miomir Nik?i?教授宣布第十一屆國際藥用菌大會開幕
本次大會主題為“藥用菌科學:創新、挑戰與展望”,以學術研討為主,包括主旨報告、特邀嘉賓報告和一般會議報告,共計85個,此外,還展示了47張海報。會議議題包括:藥用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系統分類、生態分布);藥用菌的遺傳和育種(包括分子生物學);藥用菌栽培、產業化生產和發酵的新趨勢;藥用菌活性成分生物化學和藥理學;藥用菌在動物和農業中的應用;藥用菌的臨床應用;抗病毒和抗微生物化合物;藥用菌產品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藥用菌的產業化(含管理、市場、營銷、法律法規、標準化、規范化,生態旅游和野外采集);迷幻蘑菇:裸蓋菇在醫學上的研究機遇和未來等七個方面。
在開幕式上,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李玉院士發表致辭,他指出食藥用菌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作為潛在的人類食品和醫藥產品開發的重要來源,前景廣闊。早在2500年前,中國就已將真菌用作藥物,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藥用菌的國家。中國的藥用菌種類(大型菌類)目前已知有540種,其中60多種實現了人工栽培。在大健康產業背景下,目前中國已有較多食藥用菌被應用于保健食品、藥品、化妝品中,如靈芝、香菇、姬松茸、云芝、灰樹花、冬蟲夏草和黑木耳等。希望我們能充分發揮食藥用菌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擴大它們在全球的應用和影響力,共同造福人類健康!
李玉院士在開幕式上致辭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藥理學系教授兼中國中藥協會靈芝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林志彬教授受大會組委會邀請發表了主旨報告,標題為“Multitarget anti-tumor effects of Ganoderma lucidum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他對靈芝的多靶點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進行了詳細闡述,為靈芝在臨床實踐中增強放化療療效,減少這些治療對血液、胃腸道、肝臟、腎臟等的損傷的機制提供了理論依據。臨床研究表明,靈芝對化療或放療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林志彬教授發表主旨演講
國際藥用菌大會是全球食藥用菌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大型活動之一,以其高規格、專業性、國際性,享有“食藥用菌界的奧運會”之稱。該大會是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年代的科學家相互了解食藥用菌新成果、新方法的平臺,是世界食藥用菌領域的盛會。下一屆國際藥用菌大會將于2024年9月在意大利巴里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