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9月5日,2015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中國食用菌原輔材料圓桌論壇”環節在杭州海外海皇冠國際假日酒店舉行。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蟲害防控崗位專家、江蘇省農科院研究員宋金俤、江蘇大學副教授劉國祥、遵化市億昌食用菌發展中心總經理張東平、山西夏縣瑤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倫志明四位專家對食用菌病蟲害防治及消殺藥品的使用問題作了報告。
報告結束后,南昌科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養增、南平市農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大忠、山西夏縣瑤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耀、北京必潔仕環保新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鳳蘭、莆田市恒偉科達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文華、湖北隨緣食用菌消毒劑有限公司總經理袁世平。


論壇上,食用菌主要害蟲綜合防控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蟲害防控崗位專家、江蘇省農科院研究員宋金俤首先進行了《食用菌主要害蟲綜合防控》的報告。她對食用菌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害蟲發生的條件、特點以及危害狀況做了詳細講解,并提出病蟲防控的三原則:以綠色食品要求為依據;以登記農藥品種、農藥殘留限量為標準;以綜合防控為手段,將蟲害危害控制在產量損失5%以內。
同時,她也對當前一些食用菌病蟲妨害投入品提出了質疑。首先,她建議將食用菌“消殺”一詞進行改名;其次,她認為目前在食用菌上登記的藥較少,但并不等于可以用假藥;而食用菌用藥較少,工廠栽培在菌包和菇體生長期不需用藥,菌包經工廠化生長發菌后菇農容易栽培,出菇期也短,不需用什么藥,北方黑木耳一年一季,場地干凈也無需用藥,發菌期的競爭性雜菌是以環境控制起作用,即使木霉、青霉、鏈孢霉暴發用藥也不起作用,只有環境的消毒是起到協助作用的。

來自江蘇大學的副教授劉國祥則作了《中國食用菌消殺藥品的現狀》的報告,他談到,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針對食用菌病蟲害批準和應用的程序,而現階段食用菌消殺藥品的使用情況十分嚴峻,仍然有很多地方在使用違規藥品。因此,食用菌消殺藥品的使用安全問題需要得到國家的重視。


遵化市億昌食用菌發展中心總經理張東平現場作了《食用菌生產主要病菌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的報告。他主要分析了食用菌生產過程中,滅菌不徹底造成的污染、發菌期主要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出菇期主要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

論壇最后,山西夏縣瑤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倫志明帶來了《食用菌栽培袋生產中鏈孢霉的發生與控制》的報告。她重點講解了鏈孢霉的生態習性以及鏈孢霉菌絲的特性,指出鏈孢霉菌絲在25~36℃下生長最快,5~24℃生長緩慢,5℃以下停止生長;在含水量50%~70%培養料中,鏈孢霉生長迅速,40%以下或80%以上,生長受阻;最適合生長的條件為pH5~7.5。而鏈孢霉孢子則在鏈孢霉完整的生命過程中存在無性的分生孢子(大、小兩種)和有性的子囊孢子。在報告中,她也談到對鏈孢霉的三種治理措施,即化學方法、土埋法、發酵法。
2015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暨第二屆中國食用菌博覽會是由中國菌物學會、易菇網、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杭州市食用菌協會、杭州市中醫藥協會、武漢菌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承辦。會議歷時3天,聚集了菌物領域的頂尖學者和知名企業代表,展出了上千種食用菌機械設備、原輔材料及干鮮菌類產品,會期還舉行了藥用真菌應用與開發研討會、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暨招商推介會、2015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主題報告、中國黑木耳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中國食用菌品牌與知識產權高峰論壇、中國食用菌機械裝備圓桌論壇、易菇·市民科普大講堂、食用菌產業發展專題報告會、中國食用菌原輔材料及消殺藥品圓桌論壇、閉幕式及頒獎典禮,以及菌類書畫展、食用菌攝影作品展等多個環節和內容,是2015年度我國食用菌行業集交流、學習、展示一次大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