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淳安臨岐鎮梅口村的周鴻春夫婦每天起早貪黑忙碌著,連吃飯都顧不上,而且還雇傭了村里的六七個勞力,一起幫著采香菇,每天差不多要采600公斤。
姜家鎮霞五村的汪愛明夫婦,也一樣為香菇采摘高峰期的到來忙得不亦樂乎。外出創業多年的他,2012年返鄉發展食用菌,現在已是遠近聞名的專業大戶了。
近年來,淳安縣成功利用廢棄桑枝條等農業廢棄物,大力培植食用菌,成功培植出一個產值超過億元的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到2014年,全縣生產食用菌2154.3萬袋,產值10187.2萬元,其中,年生產規模50萬袋以上食用菌生產基地有15個。
千島湖桑都食用菌合作社的王建功,是淳安最早采用桑枝條培育食用菌的人之一,他說,“利用農業廢棄桑枝為菌棒原料,出菌后的菌渣富含有機質,是很好的有機肥原料,可以還田,提高土壤的肥力。”
縣農業局的技術人員以桑枝條種植的黑木耳為例算了這樣一筆賬,除去勞務成本,每萬袋黑木耳可為菌農帶來純利潤1萬元左右,按照干桑枝條400元1噸計,2014年全縣廢棄桑枝條資源化利用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48萬元,平均每畝桑園廢棄桑枝條可為桑農增收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