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偉)誰能想到,小小的蘑菇,居然成為排在糧、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的農產品,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力。在25日舉行的全國食用菌“小蘑菇?新農村?大產業”發展論壇及精品展示交易會上,來自協會、科研機構、企業、地方政府的代表暢談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前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顧國新、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忠信等參加論壇。
下午2點的論壇還未開講,250人的會場已經全部坐滿。會議主辦方只好臨時加座。來者中,既有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又有企業人士、蘑菇種植戶。
1400萬噸的產量,600多億的產值,產量占全球的70%……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陸解人透露的數據讓不少聽眾驚訝不已。目前,全國2000萬人從事食用菌生產經營。事實證明,食用菌生產為致富農民,改善農村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耳朵受“教育”,眼睛也受“刺激”。目前,四川省食用菌加工仍以傳統的鹽漬、曬干為主。現場,來自上海、江蘇等地的企業帶來了調味品、保健食品等眾多的深加工產品。
“沒有想到,蘑菇里面還可以提煉出這么多東西。看來,四川蘑菇加工增值的潛力非常大。”成都福臣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當即派出工作人員,與有關企業洽談合作事宜。省供銷社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四川正在積極引進食用菌深加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