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寧德食用菌出口呈大幅下降的態勢, 轄區僅出口食用菌2944.3噸、772.61萬美元,同比下降36.28%和42.52%,其中, 對日本出口降幅最大,出口1750.27噸、468.96萬美元,同比下降42.37%和49.86%。食用菌出口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當前食用菌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
一是人民幣升值導致食用菌出口成本加大, 我食用菌在國際市場價格提高,原有價格優勢逐漸消失。如出口到日本的干香菇,假設原本要75 元人民幣一公斤,相當于9美元多就可以買到,匯率提高后就要變成10美元多才能買到,這對于香菇在日本當地市場的競爭相當不利, 以食用菌目前的發展現狀和實力,很難通過降低生產成本等措施來彌補這一價格劣勢。
二是農藥殘留問題嚴重影響食用菌出口。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我輸日食用菌產品在日本已被檢出30例農殘超標案例, 日本方面對銀耳、香菇、木耳、松茸及其簡單加工品實施“命令檢查”,對姬菇及其簡單加工品實施“監控檢查”。 我食用菌產品違規案例占植物類產品違規案例的30%以上,是受“肯定列表制度”影響最大的出口品種。
三是日本等食用菌主要貿易國訂單向東南亞等國家轉移。半年以來, 限制進口農產品農藥殘留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讓我國食用菌出口嚴重受阻,日本國內食用菌價格也大肆上漲,為平抑物價, 部分日本訂單正在向東南亞轉移,我食用菌面臨喪失最大國際市場的風險。
寧德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建議加大食用菌栽培科研力度, 依靠科學的種植管理降低食用菌的生產成本,以彌補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 企業應加強過程監控,把好生產、加工各個環節,提高產品質量, 做到在同一價格同一類型產品中取得優勢;大力推行綠色、 無公害生產和良好農業種植規范(GAP體系),推廣“公司+基地+標準化”模式,用標準化的管理,引導種植戶科學合理用藥,徹底根治食用菌農藥殘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