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隨著黃河灘區現代農業規模的進一步發展,農業加工體系的進一步深化,小路口鎮村民在家門口“打工”已經成了“新常態”,而農產品出口至國外也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該鎮以黃河灘區特色種植、食用菌種植園區和綠化苗木基地建設三大板塊為主體,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深化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園區建設,農業產業化建設不斷提檔升級,現代農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小路口鎮食用菌種植歷史悠久,但多為零散種植,水平低、規模小,經濟效益欠佳。近年來,為做大做強做優食用菌產業,該鎮加快農業產業園區建設。以興沃佳、綠田野等農產品企業為龍頭,整合資源,加快推進集生產、加工、銷售、研究等為一體的食用菌產業園區建設,提升食用菌產品的附加值,延長食用菌產業鏈條。該鎮通過成立食用菌協會,不斷完善“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為農戶解決產前、產中、產后的各項服務,對農戶新建的食用菌大棚,鎮政府協調提供貼息貸款,并在土地使用上給予政策扶持,截至2014年底,全鎮累計建成食用菌清大棚300余個,食用菌栽培面積達到75萬平方米,年產鮮菇1200萬公斤,出口韓國香菇菌袋200萬袋。目前,該鎮香菇、杏鮑菇、茶樹菇、白平菇、袖珍菇等多個品種的食用菌種植皆已形成產業規模,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十幾個城市,并且順利出口至韓國、日本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