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農工正在裝籃雙孢菇。
日前,記者在曹妃甸區八農場成盛食用菌種植園區看到,一座座智能恒溫空調菌棚規整氣派,一籃籃剛剛采摘的雙孢菇正在裝車,將新鮮供應北京、天津等地的節期市場。
該園區負責人王成清介紹說,園區實現大規模空調恒溫培育雙孢菇為全市首家。由于棚內常年保持在14℃至18℃,因此一年可種植三季,每棚一季即可收獲2萬斤左右。掩蓋不住首次培育成功欣喜的王成清給記者算了筆賬:雙孢菇供應北京新發地超市的價格均在10元每斤以上,預計一年半即可收回首期成本。
雙孢菇俗稱“口蘑”。記者在菌棚內看到,農工們正在忙碌地采摘著一簇簇雪白硬實的雙孢菇,夾雜其間的還有一團團銀白色毛茸茸的菌絲,針尖大小的菇還在密密麻麻地鉆出菌床。
讓記者感到驚訝的是,雙孢菇的生產周期非常之短。首批菌種為今年1月份所播,短短不到兩個月,現在即可收獲。王成清指著只有手指肚大小的雙孢菇告訴記者,這一簇第二天早晨就能長成小杯口粗采摘了。“看著雙孢菇每時每刻都在生長變化,心里特有成就感!”王成清說。
據介紹,該園區預計總投資5450萬元,占地200畝,其中一期智能恒溫空調菌棚10棟已于去年建成。王成清說,目前他正在籌劃二期投資,再建40棟菌棚以及加工車間、冷庫和保鮮庫。
種植雙孢菇的土壤均經過高爐熏蒸殺菌,并摻雜以水稻、小麥秸稈和玉米芯,以及發酵過的牛糞。八農場是農業大場,年產各種秸稈3.5萬噸、牛糞3600噸,雙孢菇種植既減少了農村秸稈焚燒和糞便排放的污染,更實現了物盡其用。八農場蔬菜辦主任鄭均亮告訴記者,每季采完后,出菇廢土經過發酵后又是高營養的腐殖土,還可用于生產無公害蔬菜,從而延伸了整條生態循環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