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實體和菌絲體發酵液制種的方法在思茅瀾滄實施的多汁乳菇(奶漿菌)(Lactarius volemus)人工栽培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種植槽內每平方米出菇1000克以上,畝產達100千克以上。所產出的子實體與播種的菌種子實體在生態及菌根形態解剖和DNA分子ITS序列測序一致,這一技術比歐洲菌根合成產菌所需時間縮短了5至8年時間。現種植規模已擴大到500畝示范林。
該技術為野生菌根食用菌在成熟林地實施人工種植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實現野生食用菌的持續利用開辟了新的途徑,并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該工作總體屬于本學科及技術領域的首次創新性工作,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成果鑒定。專家組同時還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繼續給予高度關注,加大資助和支持強度,制訂相關規劃,擴大種植類群和種植規模,推動食用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