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歲”側面形態。

李永芳講著他的“太歲”史。
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真有人敢,容城這位老漢不光動了“太歲”,還把這個白胖的家伙養了一年多。1月20日,70歲的李永芳抱著他的“寶貝”找到記者,一同前往省微生物研究所向專家求教。
一年前在河堤發現,泡水里保存長了10斤
20日上午,李永芳抱著一個類似于腐肉的“大塊頭”放在記者面前,近距離仔細觀察眼前這個物體,可以看到表面布滿了很多龜裂的小裂紋,而透過裂紋和破損的部位可以看到,內部是一種類似海綿組織的結構,李永芳說這就是他一年前撿回家的“太歲”。
李永芳回憶,2013年11月8日,他在去白溝古玩市場的路上,經過白溝大清河北堤時偶然發現了這個太歲,便把它抱回家放在水缸里養了起來。當時太歲整體重量是9斤,時隔一年后,李永芳再次稱量太歲時發現,已有19斤重,足足長了10斤。
“喜歡收藏古玩,之前對太歲有些了解,一眼看見這東西就認出是太歲。一直放在水缸里泡著,沒有任何異味,用手摸感覺細膩膩的。”
傳說“太歲”泡水治百病,特向專家求解
“我這太歲從品相和質地應該說是上品、美品、精品。”李永芳笑著調侃道,他發現時就是這個形狀,只是當時感覺有些干癟,放在水里一段時間明顯飽滿了,僅有一小處破損部位。
記者粗略測量了下“太歲”的大小,高約20厘米,長寬在30厘米左右,整體重量約20斤,外表大部分呈乳白色,底部呈黑灰色,看起來像一個特大號的“燉肉方”。來此途中,李老漢用一塊紅布包裹太歲,布的染料將太歲部分染成了紅色。
李永芳告訴記者,他查詢網上資料,傳說“太歲”泡水能治百病,不知道是真是假,特意向專家來請教,“要是太歲真像網上說的那么神奇,啥病都能治,咱就開個水廠,鄉里鄉親的誰想喝就都來喝,也算是為鄉親們做好事兒。”
專家確認是“太歲”,有消炎抗氧化作用
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陳文杰看到這個“太歲”時表示,該物體確實是太歲,而且保存得相當完好。在水里泡一年長了10斤,也是有可能的。只要不在高溫情況下,一般太歲是不會死的,離開水時它會處于休眠狀態,一旦有了水,它便立即“復活”。
而對于網絡上有關太歲用途的說法,陳所長表示,因太歲較為罕見,在科學上尚未得到系統明確的研究,很多說法都是推測。不過,有一種說法可以確定,它具有消炎、抗氧化的作用。因“太歲”是靠吸收菌體生命和微生命來生存的,所有菌類都有消炎的功效。
據了解,“太歲”又稱“肉靈芝”,生長于地下,它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間的一種原質體物質,既有原生物的特點,也有真菌的特點,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黏細菌復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