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之最大太歲肉靈芝亮相上海
傳說中的千年太歲肉靈芝,近日首次面世亮相于上海延安西路777號大博薈。這尊太歲肉靈芝來自西北大漠,生長1000多年,高78公分,重105斤。是本世紀所發現的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太歲肉靈芝。慕名前來參觀交流的眾多收藏家都被它偉岸霸氣的雄姿所深深震撼。
太歲又稱肉靈芝。為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歷代帝王苦苦找尋的長生不老之仙藥。據《山海經》記載:堯、舜、禹、嚳、顓頊等帝王,年皆過百歲,他們生前都食用過“視肉、聚肉”。《史記·秦始皇本記》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聽說東方有一種仙藥,食用后能長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派名醫徐福,命為其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并賜給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隨即率幾千名童男童女東行,來到了 山東蓬萊尋找仙藥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扶桑,到達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現在的日本列島一帶繼續尋找仙藥。據說秦始皇讓徐福尋找的仙藥就是太歲—肉靈芝。
晉代著名的藥物學家葛洪在《抱樸子》里把“肉芝”稱之為仙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肉芝”稱為“本經上品”。他們記述“肉芝”的功效都是:“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經中科院、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同濟醫科大學、陜西西北大學等多家權威機構檢測驗證,數以千計的疾病患者臨床試驗表明:“太歲·肉靈芝”在免疫調節、抑制腫瘤、延緩衰老等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神奇功效,冠有“生物和氏壁”之美稱。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的《石芝詩引》,清初詩人、史學家、收藏家錢謙益的《后飲酒》,現代散文家、詩人徐遲的《黃山記》中,均以真摯情感表達出對肉靈芝的贊譽之情。
太歲肉靈芝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體,它產生的年代可以上溯到距今5億2千萬年前地質年代的寒武紀。是地球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體標本,在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4000多年前的古書中就有記載,因為特別稀少,生命特征又非常神奇,所以被生物學家認為是比大熊貓還要寶貴的古生物活化石,稱為國寶“肉靈芝”。
古時候人們將太歲視為天上君王,民間把太歲視為財神,福星和保護神。我們通常說的“福星高照”中的“福星”指的就是太歲。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太歲有著至高無上的神圣地位。
作為收藏品,太歲肉靈芝是可遇不可求的奇珍異寶。它不同于古玩和書畫,古玩與書畫不是生物體,你可以從藝術的角度賦予它們生命,但太歲肉靈芝是有生命的,是具有真正生命意義的文玩,是活著的文化古化石。它不僅具有歷史,文化,藥物,養生,觀賞,科研等價值,更以其獨一無二成為收藏界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