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優勢。通過機械手段,可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各項費用。通過機械切片、粉碎等工序,使得原來只能作為燃料的農林副料變為生產食用菌的主要物料,實現了產品的大幅增值,變資源優勢為商品經濟優勢。
實用優勢。生產規模的大小可根據資金、銷售量、經營方式、技術力量、資源條件等綜合因素來確定,可用單機,也可組合設計成半機械化生產線,投資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適合于個人和單位生產,具有明顯的實用推廣價值。
食用菌工廠化成發展趨勢
目前國內食用菌發展正處于生產基本上分散,規模小、條件差、效益低的過渡階段。大部分以初級產品的形式為主,產品的空間結構沒有優勢,附加值不高,經濟收益有限,造成了國內食用菌產業發展后勁不足,更無力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局面。要提高食用菌產品的經濟效益并提高食用菌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產業化、集團化和工業化是未來食用菌的發展必然趨勢。
目前,推廣應用各種實用技術,已建立有數千個食用菌種植村、數百個食用菌種植基地縣,工廠化生產食用菌正逐步形成氣候。實踐證明,食用菌的工廠化生產已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工廠化生產成功的典范。
中國食用菌科技進步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多,都要大,科技的貢獻,功不可沒。同時,生產的發展、加工的興起帶動了消費的增長、市場的形成,貿易的活躍。總之,今天中國食用菌呈現總量增加、區域擴大、質量提高、品種多樣、市場購銷兩旺的繁榮景象。當前,也是中國食用菌發展的最好時期。
金針菇可以像工業產品一樣在自動流水線上生產,每日產量預計可達10噸。近年來,各地十分注重食用菌全程機械化,我國食用菌產業從千家萬戶、小規模、分散式生產順利實現了向集約化、機械化生產方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