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四點左右,一批批品質優良的杏鮑菇便進入了各大超市的倉庫,順味食品有限公司企業技術總監李師偉一個勁地點贊,“多虧供電公司的電專家們來助陣,我們的杏鮑菇品質更有保證。”
1月7日上午,城頭供電所的“電醫生”們再次走進順味公司,為杏鮑菇“暖房”用電情況進行義診。7000平米的杏鮑菇栽培標準廠房被劃分為60個“育嬰房”, 有別于傳統的栽種工藝,每個房間都裝有空調和恒溫燈,分別負責制種、接種及培植。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杏鮑菇種苗在恒溫、封閉、無菌的環境下進行培植,這樣既不受到天氣等外部條件影響,也可以保證一年四季不間斷栽培種植,而且生長周期縮短,大大提高了菌類的產量。據悉,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及食用菌加工項目總投資1250萬元,是第十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順味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建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功對接的重要農業科技項目。
項目發展,電力先行。為了保證廠房建設的加快推進和快速投入使用,在項目建設之初,城頭供電所就組成專業小組多次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用電需求,并第一時間為企業安排新項目生產用電。由于該項目對電力穩定需求度高,供電所工作人員還在項目投產后,多次走訪企業,為企業電力設備做“體檢”,并為企業量身訂做科學用電方案。今年入冬以來,福清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又多次走進企業進行義診,確保電力設備有正常運行。
有了電力部門的幫忙,食用菌住上了“空調房”。在電力部門的幫扶下,該項目八月份就投入生產,比原計劃提早了一個多用。企業負責人張雄林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有了電力保障,科技助力,企業發展信心百倍,目前,企業年產杏鮑菇1000噸,企業還對其進行了深加工,年產蘑菇調味料500噸,新增產值8000萬,給周邊農民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為福清現代農業發展開辟了一片嶄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