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行業迎新一輪洗牌
此前,國務院下發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要達到8萬億元以上,而在巨大的產業機遇下,中國保健產業已迎來升級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更多的公司加入到保健品行業中,我國的保健品市場也迎來新一輪洗牌。
國內品牌與渠道領域專家張斌指出,如今的保健品市場,正面臨一場空前的大洗牌,市場的狂歡已經開始,新加入戰團的大企業越來越多,競爭空前激烈,而越是在這個時候,就越是應該思考如何順應產業發展趨勢,避免“劣幣驅逐良幣”,靠一流的品質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同樣,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徐華鋒則對媒體表示,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已經迎來發展的黃金10年,湯臣倍健[微博]、生命力等一批具有上市公司背書的優秀企業有望實現更加長遠的發展,整個產業也有望出現新的領軍品牌。
事實上,在保健品行業深耕18年的深圳生命力公司,其業務與湯臣倍健類似,近幾年發展迅速,并在澳洲APX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生命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良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目前消費者對保健品信任度不高的原因除了行業魚龍混雜外,不少企業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把保健品當藥吃也是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原因之一。而唯有始終高舉質量第一大旗的企業,才能最終贏得市場。
對于保健品市場的未來,陳良超則信心滿滿的表示,在市場需求、技術進步和管理更新等因素推動下,中國的保健品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是毋庸置疑的。對于保健品企業來說,無論法律法規如何變化,第一一定要抓研發,第二是生產質量控制,第三才是銷售。而《食品安全法》實施后,將有利于真正有責任心且產品質量過硬的保健品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